發(fā)病情況? 2019年6月26日,黑龍江省伊春市境內某林業(yè)局一林業(yè)經營所,王某從外地購入雛綠頭野鴨1000只。已接種小鴨瘟疫苗,采取地面上鋪墊草平養(yǎng)。到7月11日,即雛鴨15日齡時開始發(fā)病,當天死亡18只,次日死亡54只,而后死亡逐日增多,到第5天死亡125只,死亡率為12.5%。病雛鴨表現(xiàn)下痢、臍部腫大、呼吸困難、氣喘等,發(fā)病急,死亡率高。養(yǎng)鴨戶王某將死亡雛鴨送往獸醫(yī)診所,診斷為腹瀉,購買了一些抗菌藥物如氟哌酸、土霉素、環(huán)丙沙星等,治療3d仍然不見效。隨后前來我處就診,根據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雛綠頭野鴨副傷寒繼發(fā)白色念珠菌病。經過采取綜合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臨床癥狀? 病雛鴨精神萎頓,羽毛松亂無光澤,兩翅下垂,縮頸呆立,食欲減少或不食,飲欲增加,眼、鼻流有清水樣分泌物。下痢,排出有腥臭味的稀便,泄殖腔周圍絨毛有尿酸鹽附著,腹部膨大,觸診較硬,卵黃吸收不全,臍部紅腫。不愿活動,常群集一起。呼吸急促,頻頻伸頸張口,呈喘氣狀,時而發(fā)出咕嚕聲,叫聲嘶啞,震顫,角弓反張,瀕死時抽搐。
病理變化? 病死雛鴨卵黃吸收不全,臍炎,卵黃粘稠、色深;肝有淤血、腫脹,有的表面有針尖大小灰白色壞死灶,呈青銅色;口、鼻腔有分泌物,口、咽、食道粘膜增厚,形成白色或灰白色偽膜或潰瘍狀斑并常波及腺胃;胸、腹氣囊渾濁,常有粟粒狀結節(jié);盲腸腫脹,呈斑駁狀,內有干酪樣的團塊;直腸和小腸后段亦有腫脹呈斑駁狀;氣囊常附有黃色纖維素團塊;也有的出現(xiàn)心包炎、心肌炎;脾臟腫大顯著,色暗淡,呈斑駁狀;皮下、胸肌、心內外膜、腎臟廣泛出血;膽囊腫大,膽汁濃稠呈黑綠色。
沙門氏菌檢查? ①涂片鏡檢:無菌采取病死雛鴨的血液、肝、脾涂片、染色、鏡檢,可見到散在、革蘭氏陰性短桿菌;②細菌培養(yǎng)與分離:無菌采取瀕死雛鴨和死亡雛鴨心血、肝組織,直接劃線于普通平板、鮮血平板和S.S.瓊脂培養(yǎng)基上,另將心血接種于普通肉湯,均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再取肉湯培養(yǎng)物劃線于S.S.瓊脂培養(yǎng),觀察其菌落生長形態(tài)。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菌落為圓形、微隆起、邊緣光滑,直徑1.5mm左右;在鮮血瓊脂中生長旺盛;在S.S.瓊脂中生長的為圓形、無色半透明、中心黑色。肉湯培養(yǎng)物在S.S瓊脂中生長的菌落與直接劃線的菌落形態(tài)相一致,細菌能在肉湯中生長,使肉湯呈中等混濁,有少量白色沉淀,不形成菌膜。用培養(yǎng)物涂片、鏡檢,均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散在;③生化試驗:取分離菌進行生化試驗,該菌對葡萄糖、甘露醇產酸產氣,不發(fā)酵蔗糖、乳糖、楊苷和茅衛(wèi)醇,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膠,吲哚、V-P試驗、硫化氫(-),動物試驗(+)。在三糖鐵斜面的反應為紅色,穿刺線為黃色,產氣和硫化氫;④攻毒試驗:取8只4日齡健康、未接種任何疫苗的雛鴨,分2組(4只1組)。將分離菌喂服及蹼部注射試驗組雛鴨,3~4d后試驗組雛鴨死亡,而對照組存活。發(fā)病雛鴨癥狀:精神不振,水樣腹瀉,扎堆,飲欲增加。病理變化:腸炎,盲腸腫脹,直腸擴張。無菌采取病死雛鴨心血、肝組織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均獲得鼠傷寒沙門氏菌。
白色念珠菌檢查? ①直接鏡檢:取病死雛鴨口、咽或氣囊等處的病變組織、腸分泌物,置于載玻片上,壓碎后加15%氫氧化鉀溶液數滴,待組織細胞溶解液透明,再蓋上蓋玻片、鏡檢,可見到白色裂子的孢子和菌絲;②分離培養(yǎng):將上述病料接種在薩布羅氏培養(yǎng)基上,置于37℃恒溫箱進行培養(yǎng)24h,然后檢查典型菌落,產生白色奶油狀凸起的菌落,略帶酸釀味。采取菌落鏡檢,可見有芽生酵母樣細胞和菌絲;③動物接種試驗:將培養(yǎng)物制成10%混懸液,給家兔肌肉注射1mL,經3~4d死亡,剖檢可見腎腫大,在腎的皮質部散布許多小膿腫。
藥敏試驗? 采用常規(guī)紙片法作藥敏試驗,該菌對頭孢噻呋、氟苯尼考、阿膜西林,對慶大霉素、土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敏,對氟哌酸、環(huán)丙沙星、卡那霉素低敏。
預防? ①防止種蛋污染:產蛋綠頭野鴨舍應清潔衛(wèi)生、干燥,放置足夠的產蛋箱,在箱內勤換經消毒清潔的墊草,以保證種蛋的清潔,防止糞便污染;②勤收集種蛋:對產在院內、路邊、運動場、河邊等處粘有糞便、泥土污染嚴重的種蛋嚴禁入孵,因其多被病原菌污染,在孵化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爆破,而污染整個孵化器。種蛋及時入庫,蛋庫的溫度應為12~14℃,相對濕度在75%左右,要經常消毒保持清潔;③孵化器經常消毒:應于入孵后12h內進行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容量用甲醛30mL、高錳酸鉀15mg,消毒20min,打開門或開一個通氣孔通風換氣;④防止雛鴨感染及脫水:接運雛鴨的用具、車輛應于使用前后進行消毒防止感染。接雛后盡早地供給清潔的飲水并加入適當的抗菌藥物,可防止發(fā)生細菌感染。雛鴨感染本病后,由于敗血癥或脫水而死亡,所以不能斷水,要供給充足的飲水,有脫水現(xiàn)象出現(xiàn)早用口服補液鹽;⑤鼠類常是本病的帶菌者或傳播者,可以污染飼料、飲水和鴨舍,成為重要的傳染源,所以鴨場要消滅老鼠;⑥為了預防白色念珠菌病,要改善飼養(yǎng)衛(wèi)生條件,鴨舍防止潮濕,經常通風換氣,飼養(yǎng)密度要適中,不能擁擠,保持環(huán)境干燥。避免過多使用抗菌素藥物,以免影響消化道正常的菌區(qū)系。
治療? ①在雛鴨病情較輕、有食欲的情況下,可用10%氟苯尼考拌料,100g拌100kg飼料,供雛鴨自由采食,連用3~5d;飲水中添加復方阿莫西林(含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25g兌水100L,連用3~5d;②對于病情較重的可用頭孢噻呋5mg/kg體重,肌肉注射,1次/d,連用3~5d;③全群雛鴨在飼料中添加制霉菌素,100萬IU/kg飼料,連喂5~7d,飲水中加入1:2000硫酸銅溶液,連飲3~5d;④病雛鴨口腔潰瘍者,可用2%硼酸溶液清洗口腔,口腔涂以碘甘油。也可通過每千克飲水添加20mL龍膽紫藥水,隔日1次,連用2~3次,可明顯改善口腔潰瘍。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和恢復期,提高飼料中氨基酸含量20%以上,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227g(1袋)/150L水、0.1%的維生素C、維生素K 30mg,也可在飼料中添加3%紅酒酵母多糖(含黃芪多糖、菊花多糖、木聚糖、果寡糖、OPC、UGF等)連用7~10d,原飼料配方不變,對病后機體恢復效果尤為顯著;經采取上述綜合防治措施,3d后不再出現(xiàn)病雛鴨和死亡,第5天淘汰12只沒有治療價值的病雛鴨,7d后基本康復。
小結與討論? ① 雛綠頭野鴨副傷寒病是由鼠傷寒沙門氏菌為主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可造成雛鴨大批死亡。雛綠頭野鴨副傷寒沙門氏菌能通過種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種蛋及孵化器傳播,使孵化率降低,孵出帶菌雛鴨,可造成大量雛發(fā)病死亡。傳染源還有帶菌鴨、鵝、鼠類及污染的飼料、飲水等;②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鴨上消化道感染的一種霉菌病。也可通過種蛋傳染、衛(wèi)生條件差、抵抗力下降、過多使用抗菌藥物等。易引起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紊亂,誘發(fā)本病。二者都是條件菌,平時加強預防工作十分重要,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飼養(yǎng)密度不要過大,育雛舍要防止潮濕,通風良好,干燥,盡量少使用抗菌藥物,做到嚴格消毒;③在治療中一定要做藥敏試驗,挑選出敏感藥物,防止產生耐藥性。治療過程中,堅持療程給藥,切忌見好就停藥,以防影響治療效果。如果實在不能做藥敏試驗,在治療時,可選用本場不常用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152500)黑龍江省鐵力市獸醫(yī)專家門診
許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