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末,“新型冠狀病毒”這個陌生的字眼猝不及防地進入大眾的視野,由此引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在全球多地呈爆發(fā)式增長。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至今,全球科學家全力繪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拼圖,測定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提取病毒毒株,在最短時間內(nèi)破譯了新冠病毒的解鎖密碼。新冠肺炎的“解藥”也逐漸浮現(xiàn),疫苗進入動物試驗階段。從實驗室到病床前,曙光初現(xiàn)。
其實這不是人類第一次與傳染病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爭。自從有人類以來,我們就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困擾,可以說人類發(fā)展史也是人類與傳染病作斗爭的歷史。歷史上曾輝煌一時的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和海上的波利尼西亞文明等的消亡都毀于瘟疫或與瘟疫的發(fā)生有直接的關(guān)系。
人類與微生物、植物及其他動物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卻時時刻刻刷著自己的“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侵害。其中,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jié)構(gòu)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nèi)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病毒像寄生蟲,從不滿足于在一個感染者身上停留,它想攀附盡可能多的宿主。一個噴嚏、一次近距離交談,病毒就可以從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再到一群人,病毒就是在這樣的幾何級瘋狂復制中求生存。它在擊垮我們的軀體之前,必須突破人體的三道防線:先是穿透由皮膚、黏膜和分泌物構(gòu)成的物理屏障,隨后繞過日常“巡邏”可以發(fā)現(xiàn)并“吃掉”入侵病毒的吞噬細胞,繼而掙脫免疫細胞的阻擋。
面對狡猾而兇險的病毒的挑釁,人類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在正面阻擊病毒的同時,人類不斷升級自己的“武器”,讓病毒無處遁形。目前,人類對付病毒有三種方法:一是公眾熟悉的一些公共衛(wèi)生措施,如消毒、通風、清潔等,這有利于阻隔病毒傳播,不給病毒生存提供土壤;二是抗病毒藥物,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體內(nèi)的病毒,不過這必須要在得病后才能使用;三是研制疫苗。其中,疫苗的研制與改進堪稱是一部人類的史詩,也是科學與工業(yè)的傳奇。人類憑借疫苗的神助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質(zhì)炎、乙肝、黃熱病……
在與傳染病斗爭的過程中,人類雖然作了不懈的努力,但已經(jīng)被消滅或可能被消滅的傳染病仍然只是極少數(shù)。所幸的是,人類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已積累了許多寶貴經(jīng)驗,憑借我們的智慧和頑強拼搏,再借助科學這個武器,我們最終一定能戰(zhàn)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