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
進(jìn)入甜品世界前,先給你一個驚喜——抹茶拉面。加抹茶粉打面不是新鮮事,但以抹茶做拉面湯底,好像還是第一次聽說。
曾被形容是“全香港雞湯拉面首選”的鳥華亭,最近推出綠油油的抹茶雞湯拉面,用宇治產(chǎn)的森半抹茶粉,加入到雞殼、雞腳、昆布、洋蔥和姜等熬制12小時而成的雞湯。老實說,賣相并不討好,吃前也有點(diǎn)忐忑,但湯一入口,所有不安都掃走了。雞湯厚實,味道豐富有層次,卻沒有半點(diǎn)違和感,如換上咸味重的豬骨湯,效果未必如此理想。
雞湯和抹茶的比例,是大廚經(jīng)過五十多次嘗試,才得出鮮甜與甘澀的平衡。湯底加入面前,以攪拌器打泡,就好像傳統(tǒng)抹茶,用茶筅打至起泡一樣,加上本身已濃厚的雞湯,令口感變得豐盈潤滑。最令人驚喜的是面上的炸蓮藕,切得夠薄,香口油潤,紫洋蔥辛香中和起膩感。加上自選軟硬度的細(xì)面、曲面,以及店家以雞骨肉自制的叉燒,自認(rèn)抹茶控的,怎能不一試?
東京淺草年初有店推出七級濃度的抹茶雪糕,時間不過兩個月,經(jīng)營自家烘焙茶的網(wǎng)店Ms. Tea,便開了這間實體甜品吧逆襲,并升級列明冰淇淋所含的抹茶濃度:15%、25%、40%, 以及新增的50%,太輕巧的10%,由于食客反應(yīng)一般已被剔走。
抹茶濃度越高,制作成本也越高,牛奶和糖比例同時會相對減少,Gelato的軟滑度和甜度亦會受影響。我們由15%吃起,牛奶香、雪糕滑,抹茶最后輕輕回甘,跟哈根達(dá)斯相似;25%還是很平常,適合追求牛奶和抹茶平衡人士;來到40%,一入口已是強(qiáng)烈抹茶味,奶香明顯減少,好像被抹茶重重打了一拳;而最重口味的50%,抹茶濃度比40%只高一點(diǎn),吃到最后已出現(xiàn)粉狀質(zhì)感,重點(diǎn)是抹茶比例雖高,卻沒半點(diǎn)苦味,茶香四溢,證明用的不是劣質(zhì)茶?!坝腥擞X得50% 好苦,但又有抹茶控覺得不夠濃。理論上60、70% 都可做到,不過會犧牲了雪糕應(yīng)有的香滑度。”店主Kaman說。雪糕大排長龍,店方立即加推抹茶戚風(fēng)蛋糕,伴雪糕同食,又是一新吃法。
去年P(guān)MQ開了間Pop up刨冰店,經(jīng)常大排長龍,很受歡迎,日籍老板于是決心找鋪開間立食甜品店,并供應(yīng)同樣商家的戚風(fēng)蛋糕。原來老板同時經(jīng)營PMQ的Cafe Life,而Cafe Life的戚風(fēng)蛋糕,由日籍餅師制作,是城中數(shù)一數(shù)二好吃的。抹茶味屬大坑店限定,蛋糕油潤干爽,抹茶味清香,垂直切開放上日本淡奶打成的奶油、香軟的北海道紅豆蓉,加上白玉或糖漬栗子,京都的感覺都呈現(xiàn)出來了。
店內(nèi)另一名物抹茶刨冰,冰刨得薄如雪粉,入口即溶,抹茶醬由京都宇治抹茶粉調(diào)制而成,刨冰、抹茶醬和煉奶一層又一層疊加,吃到最后都能嘗到陣陣茶香。
抹茶刨冰
冰刨得細(xì)如雪粉,入口帶點(diǎn)空氣感,刨冰面上有香濃宇治抹茶醬, 回甘味十足, 煉奶香甜。醬汁逐層疊加,慢慢吃,食到底層還是淡淡甘香。
抹茶戚風(fēng)蛋糕
單吃蛋糕,茶味意外地濃;與細(xì)滑奶油同吃,茶味剛好。白玉煙韌,紅豆完整不爛,吃得出豆香。
越后屋
地址:香港大坑施弼街27號地下
在日本專營冷凍甜品速遞的如水亭,最近進(jìn)駐本地超市,開設(shè)甜品專柜,抹茶多達(dá)15款:厥餅、大福、卷蛋、半熟芝士蛋糕,還有現(xiàn)場制作的迷你大串燒。大串燒的形狀有別傳統(tǒng),是一口一件的迷你心形,面粉、牛奶、抹茶粉等材料都是由日本直送,在店內(nèi)調(diào)配即制,新鮮出爐,宜即買即食。店家建議回家把大串燒微波十秒,熱完軟糯糯,完全是兩回事。店內(nèi)的抹茶甜品,全部用上宇治丸久小山園的抹茶粉,加上日本名水100選,又不含任何人工原料,不論味道和色素都自然真實,沒有假甜和苦澀味。
抹茶+三層架,女士們歡呼吧!這咖啡店一向常備High Tea,不過主題轉(zhuǎn)為抹茶后,預(yù)定就爆滿了。惟有紙上吃點(diǎn)先!入座先奉上一碗真宇治抹茶,自行用茶筅輕輕攪動起泡,喝起來甘香柔滑。五款甜點(diǎn)當(dāng)中,黑芝麻抹茶杯子蛋糕,以及抹茶荔枝白巧克力布朗尼最有驚喜。黑芝麻與可可豆外皮混合制成糖脆,芝麻香加可可皮苦澀味,極香濃!抹茶布朗尼與白巧克力脆脆中,間雜少許酸酸的荔枝果蓉,甜膩中加點(diǎn)清新。
四款咸食中,個人最愛牛油果芝麻籽味噌豆腐, 豆腐來自沖繩,入口便知滋味濃,豆香四散,加上牛油果油潤滑嫩,不過底層吐司過硬。韭菜蘿卜干蛋撻也有驚喜,韭菜固然香,蘿卜干似菜甫,咸咸的,又有嚼勁,層次豐富。拍攝期間有三名少女光顧,逾一個半鐘連環(huán)拍攝都未開吃,便知這個組合多受歡迎。
喝下午茶前,先享用抹茶,喝起來甘香柔滑,喚醒味蕾。
Matcha Latte用illy咖啡豆沖煮而成,加入抹茶糖漿,散發(fā)淡淡抹茶甘味。
Coco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18號The Mira Hong Kong酒店大堂COCO
1. 抹茶松餅
吃得出面粉香,輕輕抹茶香氣,內(nèi)有松化紅豆,但質(zhì)感較干。
2. 日本韭菜蘿卜干蛋撻
蘿卜干咸香,韭菜辛香,配披薩餅同吃不會太咸。
3. 日本清酒豬扒洋蔥壽司卷
芝麻粒粒在口腔爆開,麻香混著惹味豬扒,米飯彈牙不干,好吃。
4. 抹茶mochi和果子杯
面層奶油軟滑,抹茶粉無特別香味,底層抹茶啫喱甘香,提升口感,可惜糯米團(tuán)韌度不夠,粟米片吸水變軟。
5. 黑芝麻抹茶白巧克力奶油杯子蛋糕
黑芝麻及可可皮兩者既香,又帶少許苦澀,制作成糖脆,極級香濃!抹茶奶油配黑芝麻味道正好,麻香兼回甘,很合適。
6. 牛油果芝麻籽味噌豆腐
豆腐來自沖繩,未吃已聞到豆香,質(zhì)感細(xì)滑,牛油果油潤更是錦上添花。
7. 抹茶荔枝白巧克力布朗尼
荔枝蓉酸,襯上白巧克力甜,撞出抹茶香氣,配搭出色,但整體偏甜。
8. 日本草莓柚子抹茶撻
草莓新鮮,柚香清新,撻皮用抹茶粉做,果味搶口。
無印良品作為抹茶國主場,趁著春季,甜點(diǎn)也換上抹茶新菜單。抹茶芝士蛋糕看起來平平無奇,吃下去驚覺真材實料,宇治抹茶粉以石臼低溫磨成,保存了具抗氧化功效的兒茶素、維他命和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奶油芝士來自法國,蛋糕入口質(zhì)感柔軟,芝味香濃抹茶味亦濃郁。另一款甜點(diǎn)宇治抹茶紅豆卷蛋,用上北海道十勝紅豆,中間夾著大量紅豆奶油,抹茶味較淡,配上濕軟蛋糕,和風(fēng)味十足。若嫌層次口感不夠,可以嘗試宇治抹茶冰淇淋,底層放抹茶大菜、黑糖大菜,中間夾著脆脆粟米片及十勝紅豆,再加上抹茶牛奶雪糕,yummy。
抹茶在甜品界橫行,落戶到面包的世界,也有多重變化。京都來的面包店松榮庵,過江到北角開店,店內(nèi)面包無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逾兩成款式都是用抹茶制成。新聘的日籍面包師清水先生,改良京都店偏甜的味道,用上宇治抹茶粉,味道最好的是抹茶紅豆焦糖布丁,雖說是布丁,其實是在面包上放糖,以火槍炙成香脆焦糖,中和了抹茶味濃的面包,加上日本最高級別的大納言紅豆,顆粒大而松化,美味至極。
即使沒有明刀明槍作主打,抹茶甜點(diǎn)總可隨手拈來一兩件。
手作中國風(fēng)
抹茶黑糖桂花貝果
小店每日自家制面包,貝果松軟,采用京都宇治抹茶粉,用料足,茶香夠,味道甘香不苦澀,貝果中間夾著黑糖桂花糖心,桂花清香有驚喜,與抹茶甘香呼應(yīng)。室溫存放兩、三天,味道一樣清新。
Dear Coffee & Bakery
地址:香港大圍積運(yùn)街2-8號海福花園地下22號鋪
平吃Mont Blanc
抹茶蒙布朗
以“懷石料理”掛帥的“馥”日本餐廳,店旁設(shè)零售店,專售日本直送產(chǎn)品。抹茶蒙布朗屬急凍貨品,吃前要在冰箱解凍約四小時,或室溫解凍一小時。抹茶味濃,中間夾著滑滑奶油,最重要價錢劃算。
馥 Fuku by nishimura-retail
地址:香港中環(huán)夏愨道10號和記大廈3樓310-312鋪
焦糖變色爆谷
抹茶焦糖爆谷
爆谷名店Garrett的抹茶口味在日本限定發(fā)售時,排隊排到瘋狂。此品近日推至香港店。爆谷選用日本靜岡縣的頂級天然抹茶粉,回甘茶香,配合香脆焦糖奶油,松脆香甜。
Garrett Popcorn
地址:香港Garrett Popcorn又一城店、IFC店及YOHO店有售。
口水流心奶黃餡
吉川奶子
Yum Cha“流奶”,又有新朋友加盟,抹茶味的吉川奶子融入奶黃餡之中,一咬就流出來,看著都流口水。包身松軟,真是劃算,好吃又好玩。
Yum Cha
地址:香港香港沙咀加連威老道20-22號3樓
松軟夾心蛋糕
抹茶布丁
作為半熟工房新出品,蛋糕夠松軟,夾著宇治抹茶奶油。北海道奶油質(zhì)感軟滑,抹茶味不算濃,但陣陣清香,味道不假,屬輕抹茶甜點(diǎn)。每件布丁獨(dú)立包裝,冰凍出售,可以買回家放著隨時吃。
半熟工房
地址:香港尖沙咀金馬倫道6號地下
全球首發(fā)芝士餅
抹茶芝士餅
Tokyo milk cheese factory 在港全球首發(fā)抹茶芝士餅,100% 宇治抹茶混入法國奶油芝士及北海道牛奶制成慕絲。面層綠油油,以為抹茶味好濃,吃下去抹茶味與芝士蛋糕般同樣輕盈,適合抹茶初嘗者。
Tokyo milk cheese factory
地址:香港Tokyo milk cheese factory
屯門廣場期間限定店西貢店及上環(huán)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