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遇堵,兩條車道上的車,同時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讓45度,為后方的救護車讓出一條通道……近日,一條“45度讓路法”的短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大家紛紛轉發(fā)并倡議學習。
2020年1月3日下午,成都安運醫(yī)療的救護車駕駛員許相如從宜賓接到一名危重病人,急需轉院前往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治療。當日下午5點,救護車駛出成雅高速成都站往永豐立交行駛時,許相如卻發(fā)現前方車輛排行,十分擁堵,無法向前行駛,“車上是一位68歲的危重病人,消化道出血,必須盡快送到醫(yī)院搶救?!庇谑牵S相如拉響了警報。
令許相如感動的是,聽到警報聲,救護車所在車道及左邊車道的車輛很自覺地向兩側45度讓開,中間讓出了一條生命通道。許相如載著生命垂危的患者呼嘯而過,從出高速到永豐立交橋大概3公里左右的路程用了不到4分鐘。很快,救護車即將在路口右轉到達華西醫(yī)院時,執(zhí)勤的成都交警一分局民警遠遠地看到救護車,便將周邊車輛攔停,讓救護車優(yōu)先通行。5點30分,救護車順利抵達醫(yī)院。據了解,患者順利抵達醫(yī)院后,已得到及時救治。
“這是真實版的45度讓行!感謝群眾為病患讓出生命通道!”許相如說自己有著近30年的駕齡,如果沒有眾人讓行,以當時的路況至少需要1個小時才能到達醫(yī)院。開救護車8個月以來,他坦言,社會車輛為救護車讓行并非第一次遇到,但他每次都十分感動。他說,有一次從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運送危重病人去華西醫(yī)院,道路也很擁堵,途中經過下穿隧道時,社會車輛也紛紛讓行,在不寬的兩條道路中間讓出了一條生命通道?!拔覀兺ǔV挥羞\送危急病人才拉響警報,如果不是很急的,也不會去搶道。”許相如說,平日看新聞,要是看到這種為救護車讓行的事情自己都會感動流淚,現在真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更加感動不已。
隨后,《成都上演真實版“45度讓路法”,三公里路程用了4分鐘穿過》的網文在網絡上發(fā)布,該情況與網絡熱傳的“45度讓路法”高度吻合。截至2020年1月5日22時,相關微博150余條,轉發(fā)1930余次,跟評910余條,點贊1.4萬余次,視頻播放量高達500萬次,微博話題“成都上演真實版45度讓路”閱讀量達441.5萬次。廣大網民紛紛為成都私家車司機讓路行為點贊,為成都這座溫暖的城市點贊。
多維解讀
角度一:45度讓路法,讓出生命通道
45度讓路法,確保了生命通道暢通無阻,應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在緊急情況下,司機既要懂得禮讓,又要懂得如何禮讓,這樣才能保障生命通道的通暢。45度讓路法不僅告訴我們要具備禮讓的意識,同時還應該掌握禮讓的方法。有了讓路的意識,又掌握了讓路的技巧,生命通道才會被打開,公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才會得到更好的保障。對規(guī)則的敬畏和實踐,就是對生命的敬畏,這應該是45度讓路法的本質意義。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這一禮讓行為的實踐者,每一個人也可能是這一禮讓行為的受益者。
角度二:45度讓路法,讓出最美文明
用45度讓路法主動給救護車讓路,成都車主的文明之舉獲得無數網友點贊。為生命讓路的行為值得被點贊,而45度讓路法也應成為給生命讓路的標桿。這一讓,讓出了最美文明,體現了公民文明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踐行文明的自覺。成都車主之所以45度讓路,是因為他們心懷尊重他人生命、踐行文明的種子。這種大我的禮讓精神,是一種文明之舉。這既是交通文明的內涵,也是生命文明應有之義。心中有文明,方有“45度讓路法”的走紅。有這樣的文明,就會有更多禮讓之舉溫暖人心。
角度三:45度讓路法,應成必備技能
45度讓路法被不少人定義為“2020年開車必備技能”。45度讓路法是指司機們把車輛的方向盤往左或右前方轉向45度,然后在不碰撞、剮蹭其他車輛的情況下稍微往前移動,就會給后面的特種車輛讓出一條道路,方便其順利通過。45度讓路法,因其車輛行動井然有序、整齊劃一,能夠確保在道路擁擠時,車輛迅速向兩邊避讓,空出一條生命通道,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讓路法”。45度讓路法簡單易學,操作難度不大,具有全面推廣的價值,應考慮將其納入強制性避讓標準,成為司機的必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