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豪
其實,我并不怎么喜歡曇花。
曇花不若牡丹,沒有牡丹那種雍容華貴的模樣;和玫瑰相比也差了些,少了一份浪漫的情懷。平日里,它亦無出奇的馨香,長此以往,便被我們遺忘在陽臺的一隅,鮮有人看。然而,它并不為自己平凡的樣子而傷感,依舊那樣生長著,似乎并不在意我們對它的看法。
一個深夜,我為繁重的作業(yè)而滿腹怨氣,粗暴地推開門,眼睛不自覺地四處打量著,可嗅覺卻先于視覺,探尋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處張望著,終于在角落的一隅尋到它的蹤跡。當我的視線直接與暴露在空氣中的那抹馨香接觸時,手中水杯里的水已微微沾濕我的衣襟,可我尚不自知。
那朵在角落里靜靜開放的白花竟然是素日里平淡無奇的曇花?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我睜大眼睛,看了看;揉揉眼睛,又看了看,但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卻又那么的虛幻。
那朵曇花的花瓣潤如玉、白如月、輕如絹,薄如蟬翼,花色雪白,在月夜中靜靜地綻放,就連潔白的皎月也顯得黯然失色,如懸在空中的明月般皎潔,如冬日里輕盈的雪花般輕柔。
曇花的香也別有一番風味。它并不是那種濃郁到極致的香,而是一絲淡淡的幽香,在微冷的空氣里彌漫。再回到房間時,我焦躁的心情早已平和,唯留一份安適與自然。
曇花與其他花不同,它不但不在人多的地方開花,而且還反其道行之,只在夜間靜靜地綻放自己的美好。
它默默地待在一隅,在人們的漠視中全力生長。素日的平淡無奇只為那一夜竭盡全力地開放。
它在世上留下的美麗是短暫的,卻也是永恒的。
(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淄江中學)
點評
習作采用欲揚先抑法,先寫了“我”嗜花卻不喜歡曇花的原因是它過于平淡,實在沒有出彩的地方,而后筆鋒一轉,寫曇花在一個深夜默默開放,凸顯其獨特的美。敘述中,小作者還將其與牡丹、玫瑰進行了對比,凸顯了它甘于平淡、努力生長,只為自己綻放而不取悅別人的美好品格,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