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
喜歡那些野生的樹。曠野之上,突然之間就冒了出來——縱橫馳騁的枝子,不規(guī)則的態(tài)度,以一種極其自由和奔放的姿勢生長的樹,那些野生的樹,有著致命的孤獨。
不會聚群,亦不會成排地栽種在路邊。不,絕不被人工種植。
是一顆野生的種子,是哪一場春風讓它發(fā)了芽?就這樣偷偷地長在了光陰里?
哪有什么法度可以約束它?從一開始就是自己,到最后還是自己。
瘋了似的長。那沒有邊界、沒有規(guī)則的長法讓許多樹們嘲笑,可它依舊那么放肆那么傲慢地長著!孤獨地長著!
有誰比它更領(lǐng)會孤獨呢?
天地之間,仿佛只有這一棵樹。兀自地、跋扈地長著。丑陋而野蠻的長相,最恣意最自由的靈魂——有多粗糙就有多細膩,有多無情就有多深情!
孤獨么?一定的。再漫長的光陰,都得一個人慢慢地耗著。有的時候,孤獨是一種龐大的能量,以核的速度輻射著。它能讓時光彎曲,能讓光陰產(chǎn)生弧度。這種要命的弧度呀,靜水流深。
沒有同伴,沒有知音,沒有伴侶,只有這一棵野生的樹。所有的話,自己說給自己聽。
永定河邊,隔不遠,就有那些野生的樹。怎么會有這么難看的樹!不會成材的,歪歪斜斜,隨意地懶散地長著。那些死了的樹更驚心,只剩下一半,白的樹皮,有被雷電燒過的黑洞,就這樣裸露著所有的孤獨。冬天的時候,連鳥巢都不會有,就這樣光禿禿地站在冷風中。那份心灰意冷,只有樹知道。
看到成片這樣的樹時,心里會排山倒海,不會有眼淚,亦不會傷害到內(nèi)心的脆弱了。本質(zhì)上來說,所有的孤獨全一樣,樹的孤獨、人的孤獨聚集在一起,有時候不過是為了相互取暖。
去泰山時,看到石縫里長出的樹,頑強地長著,一臉的倔強。在萬千時光流轉(zhuǎn)之間,一棵樹能記得所有的光陰——那些熱烈的、悲戚的。它即使孤獨,也不愿被豢養(yǎng)!
要那么多陽光干什么?要那么多懂得干什么?金農(nóng)的畫中,題過這樣一句:忽有斯人可想。而這些孤獨的野樹呀,已經(jīng)不想斯人了。它想的,就是與時光為友,在天地之間,尋一份孤獨的大美——我不要華美的姿容,我不要眾星捧月,我不要斯人可想。我只要,這天地之間空曠清明,在月明星稀之際,忽有“孔明燈”滑過月亮,而這孤寂的樹,似徐渭筆下的藤,剎那間大面積地哭了。
不成群結(jié)隊,只獨自長在最邊緣的地方,一定會被人議論,一定會讓人憤憤,因為它有野生的姿態(tài),有一根驕傲的骨,有一顆最柔軟的心。它不要花枝春滿,不要月滿天心,要的是這樣孤僻地活著,活成一棵永遠不與別樹相同的樹。
注定品相不好,注定丑陋不堪??蓛?nèi)心散發(fā)出的詭異與妖媚,那樣潦草地動人著……野生的樹,有著特定的氣息。只要你內(nèi)心渴望自由,渴望不安,渴望逃離,這野生的樹,就是最好的姿勢。
天地之間笑傲,枝枝椏椏間全是孤獨,每片樹葉都散發(fā)出恣意的奔放之氣。
這樣的意興,這樣的闌珊,這樣的傾心獨戀——它沒有絕世的容顏,只有這驕傲孤獨的樣子,立于天地之間,散發(fā)出最原始、最動情的驚艷之姿!
(本文略有刪節(jié))
[怦然心動]
野生的樹,的確沒有顏值,但卻擁有強大的氣場,會在瞬間擊中心靈,令人肅然起敬。在蒼茫的曠野,在荒蕪的河岸,在山巔的峭壁,總會不期而遇一些野生的樹,它們恣意地生長著,自由地伸張著,完全不管形象。但因為這些野生的樹的存在,讓荒涼的野外,讓寂寞的時空,陡然地生動和壯美起來。這種令人無法忽視的力量,正是源自野生的樹的內(nèi)心那孤獨的靈魂。孤獨,是無依無傍的自尊自強,它不需要更多的陽光和雨露,不需要更多的花朵和鳥巢,也不需要眾星捧月,更不需要月滿天心,它只要活出自己不屈的姿態(tài)。而這,就是生命最好的姿勢,也是令人無法忘卻的勇敢者的姿態(tài)。
【文題延伸】最美的姿態(tài);孤獨的真諦;____令人肅然起敬……(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