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使我們既能在雪峰絕頂上眺望遠處光怪陸離的蒼茫云海,又能在西子湖畔傾聽扣人心弦的古聲古韻。無論是巴黎鐵塔的燈火通明還是金字塔內(nèi)的法老遺跡,抑或是家鄉(xiāng)那不起眼的四角方亭,在這個世界的某處,一定有一個地方是你心中所向往的一片圣地。旅行,既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又能在人們生命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然而,旅行并不只是人類的專屬,灼熱跳動的燭火也會“旅行”。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嗎?讓我們在科學的旅程中一探究竟吧!
魔術(shù)材料
長柄點火器、蠟燭、紙杯。
魔術(shù)步驟
1.將蠟燭放在紙杯中(保證安全),點燃蠟燭。
2.吹滅蠟燭。
3.打開長柄點火器,快速地接近蠟燭熄滅后產(chǎn)生的白煙??煽吹奖M管蠟燭中間的棉芯沒有與火焰接觸,蠟燭仍復燃了。從側(cè)面可以看得更清楚。
科學大視野
看來你已經(jīng)明白了“旅行”火焰的秘密,那么,為什么蠟燭中間需要一根棉芯?
因為固體石蠟和液體石蠟都無法燃燒,所以需要一根棉芯充當“搬運工”,不斷地把熔化的液體石蠟“搬運”到棉芯頂端,使之汽化形成石蠟蒸氣后被點燃。
事實上,蠟燭的燃燒過程是這樣的:固體石蠟先熔化成液體石蠟,再通過棉芯往上“爬”,之后在棉芯頂端變成石蠟蒸氣,最后在氧氣中燃燒殆盡。所以制作蠟燭時,這根潔白的棉芯可不能少哦!
“徐”徐道來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并不是石蠟固體在燃燒。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后,其釋放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隨后汽化,生成石蠟蒸氣。石蠟蒸氣是可燃的,所以,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其實是石蠟蒸氣的燃燒。
蠟燭剛熄滅時冒出的白煙是石蠟蒸氣冷凝形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注意:此時的白煙是固體,不是氣體),這些石蠟固體小顆粒遇到點火器的火焰之后又變成氣態(tài),因此可以燃燒,所以被點燃的石蠟蒸氣又將蠟燭重新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