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鋒 高懷新
(陜西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麻醉科,陜西 咸陽 712000)
膝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臨床治療膝關節(jié)損傷、股骨頸骨折即股骨頭壞死等膝髖關節(jié)疾病的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方案。患者大多數(shù)年齡較大,對麻醉及手術的耐受性差,麻醉的安全性要求較高[1-2]。本方案對比分析不同濃度小劑量羅哌卡因對老年膝髖關節(jié)置換術麻醉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行膝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老年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65~78歲,平均(69.73±4.42)歲;體重(67.63±6.83) kg,體質量指數(shù)(23.75±3.52) kg/m2,身高(176.63±10.37) cm; ASA分級Ⅰ級21例,Ⅱ級25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13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33例。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65~77歲,平均(69.64±4.45)歲;體重(67.58±6.81) kg,體質量指數(shù)(23.79±3.54) kg/m2,身高(176.72±10.44) cm;ASA分級Ⅰ級22例,Ⅱ級24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12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3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膝或髖關節(jié)置換術指征;(2)年齡≥65歲;(3)ASA分級≤Ⅱ級;(4)認知功能正常;(5)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惡性腫瘤;(2)意識模糊,語言表達或理解障礙者;(3)下肢神經(jīng)損傷病史;(4)藥物濫用史。
1.2治療方法 患者術前嚴格各項檢查,重點對患者血糖、血壓、心電圖、心率等進行監(jiān)測,確保符合手術條件。術前禁食6 h、禁飲3 h?;颊呷胧液笮忻嬲治酰谟覀孺i骨下建立靜脈通路,于左側橈動脈處穿刺置管。消毒術野,鋪巾,取患肢朝上體溫,采用聯(lián)合阻滯配套針于脊柱L2與L3脊椎間隙處穿刺,插入腰穿針,注射鹽酸羅哌卡因(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2716,規(guī)格:10 mL;75 mg)。對照組靜滴0.25%的羅哌卡因15 mL 麻醉,觀察組靜滴0.50%羅哌卡因15 mL麻醉,術中根據(jù)患者麻醉情況適當追加羅哌卡因的量。兩組患者靜滴速度控制在0.12 mL/s。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恢復時間)、不同時間(T1:麻醉后15 min;T2:切皮時;T3:切皮后30 min;T4:麻醉后1 h;T5:手術結束前30 min;T6:切口縫合時)血氣指標(SBP、MAP、HR、SpO2)和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率。
2.1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長于對照組,運動阻滯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相關時間比較
2.2氣血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T1、T2、T3、T4、T5、T6時間點的SBP、MAP、HR、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指標T1對照組觀察組T2對照組觀察組T3對照組觀察組SBP/mmHg92.30±10.1392.13±11.2895.93±15.0894.92±12.1392.16±10.4190.90±11.98HR/(次/min)122.63±11.17121.03±10.32117.39±10.55119.77±13.12112.77±12.43119.03±12.79MAP/kPa124.16±7.69123.55±8.34114.12±6.78*115.32±7.58*123.84±8.08121.85±8.09SpO2/%97.32±9.08.98.49±5.2198.02±5.2197.99±6.1797.19±8.9998.24±6.01指標T4對照組觀察組T5對照組觀察組T6對照組觀察組SBP/mmHg92.22±10.1691.41±11.7999.73±12.12*98.07±13.02*94.99±10.8193.01±9.68HR/(次/min)120.56±10.97118.15±7.76128.65±9.84118.65±7.71121.38±10.45119.39±12.96MAP/kPa122.52±8.26122.58±8.31124.68±7.15121.89±6.51123.31±8.11121.30±7.08SpO2/%98.30±6.3998.13±6.2597.73±7.0697.37±6.4398.12±6.0898.03±6.16
注:與T1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相關不良反應率比較 對照組惡心嘔吐4例,躁動1例,寒戰(zhàn)2例,低血壓2例,不良反應率19.57%;觀察組惡心嘔吐1例,躁動2例,寒戰(zhàn)1例,低血壓1例,不良反應率10.87%。觀察組患者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膝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大多為老年人群,通過手術可緩解患者膝髖關節(jié)疼痛,提高膝蓋及髖關節(jié)功能,提高患者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水平,對老年膝髖關節(jié)疾病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3-5]。腰硬聯(lián)合麻醉是老年膝髖關節(jié)置換術常用的麻醉方式,在局麻藥物的選擇方面,羅哌卡因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局麻藥物[6]。小劑量羅哌卡因有很強的感覺—運動分離特性,鎮(zhèn)痛效果比較完善,同時對肌松度要求較低,從而有效提高麻醉及鎮(zhèn)痛效果。羅哌卡因不同濃度其麻醉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臨床對于小劑量羅哌卡因用于麻醉時的濃度使用存在較大的爭議[7-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運動阻滯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T1~6時間點的SBP、MAP、HR、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0.25%濃度的羅哌卡因在麻醉起效時間方面較0,50%濃度長,但運動阻滯恢復時間較短。在麻醉效果方面,0.50%麻醉效果更優(yōu)。兩種濃度羅哌卡因麻醉方案對患者血氣指標差異不大,患者在圍術期的血氣指標均較穩(wěn)定,但在安全性方面,0.25%濃度羅哌卡因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率更低,這對于老年患者老說,在可以完成手術的前提下,安全方面的優(yōu)勢更具臨床價值[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