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溫>高溫且差異顯著,南粳46總體以常溫、增溫條件下較大。栽培方式對相同溫度"/>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孕穗中期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產量形成的影響

      2020-05-27 09:47胡雪徐承昱韓笑
      農業(yè)與技術 2020年9期
      關鍵詞:粳稻高溫產量

      胡雪 徐承昱 韓笑

      摘 要:本文以南粳46和南粳9108為試驗材料,采用移栽和直播2種種植方式,于孕穗中期進行增溫、高溫處理。研究表明在2種栽培方式下,南粳9108高溫熱害程度比南粳46更加嚴重。增溫、高溫處理后使水稻產量下降,結實率降低,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減少,并且降低了水稻干物質積累量。穗后21d至成熟期,2個品種劍葉在增溫高溫處理下的SPAD值均顯著高于常溫處理。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南粳9108各期總體表現(xiàn)為常溫>增溫>高溫且差異顯著,南粳46總體以常溫、增溫條件下較大。栽培方式對相同溫度處理下各器官氮素分配影響差異不明顯。

      關鍵詞:增溫;高溫;種植方法;產量; 粳稻

      中圖分類號:S157.4+3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01

      引言

      本試驗研究2種不同種植方式下增溫、高溫處理對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干物質積累量、劍葉SPAD值以及各器官氮素分布的影響,以期為氣候變化情境下對優(yōu)質稻米的栽培方式和品種選育提供選擇的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材料

      本實驗選擇了2個粳稻品種(南粳46和南粳9108),并于2016年和2017年水稻種植季節(jié)在揚州大學盆栽場(E 119°42′,N 32°39′)種植。

      1.2 試驗方法

      盆栽試驗,每盆(高30cm,直徑25cm,體積14.7L)裝土20kg,種植3穴,每穴3苗。模擬2種不同的種植方式:機械化直播和機插秧移栽。

      于齊穗期將生長于室外的30盆稻株移入揚州大學人工智能氣候實驗室進行常溫、增溫和高溫處理14d,常溫處理參考歷年氣象局發(fā)布同期平均10a的數據,增溫處理較歷史同日增長2℃,高溫處理較歷史同日增長5℃(表1),濕度、光照設置為歷史同日平均值。溫度處理結束后移至盆栽場正常生長。

      1.3 測定內容與方法

      1.3.1 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測定

      成熟期每個品種各個處理隨機選取3盆(9穴)測定實際產量并且選取3穴有代表性的成熟稻株,測定單株穗數、每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

      1.3.2 干物質量測定及含N量測定

      齊穗期為初始數據,孕穗中期后每隔7d取1次植株樣至成熟,每次2穴,共4次。取樣后樣本去根后按器官分為莖稈、葉片和穗,分別裝袋并烘干至恒重,分別測定莖稈、葉片和穗的干物重。測完粉碎后的植株樣品,用H2SO4-H2O2聯(lián)合消煮-蒸餾法消煮后測定N的含量。

      1.3.3 劍葉SPAD值的測定

      2個品種每個處理隨機選定10個植株,齊穗期后每7d測定選定的10個植株劍葉的SPAD值,共測定4次。使用由日本Minolta生產的SPAD-502型葉綠素計進行SPAD值的測定。

      1.3.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Origin pro 8.5.1和Excel 2003繪制圖表。

      2 結果與分析

      2.1 孕穗中期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孕穗中期進行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如表2所示,各處理間穗數和每穗粒數差異不顯著;千粒重均為常溫對照下最大;結實率除移栽方式下南粳9108其余均表現(xiàn)為常溫>高溫>增溫,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南粳46的產量大于南粳9108,隨著溫度升高產量明顯下降。其中,南粳46在移栽方式下高溫處理減產最多,為27.82%,在直播方式下增溫處理減產最低,為4.73%。

      2.2 孕穗中期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增溫、高溫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質積累總量的影響如表3所示。直播方式下南粳9108在穗后21d增溫、高溫處理后干物質積累量顯著低于常溫對照,移栽方式下南粳46在穗后28d和穗后35d 2個溫度處理間差異顯著,其余處理無顯著差異。隨生育期的推移2個品種干物質積累總量均逐漸增加,至成熟期達到最大值。移栽方式下增溫、高溫處理使南粳46在成熟期較常溫分別降低了14.43%和10.25%,南粳9108分別降低了21.49%和20.17%;直播方式下增溫、高溫處理使南粳46在成熟期較常溫分別降低了3.08%和8.41%,南粳9108分別降低了2.10%和5.63%。

      2.3 孕穗中期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劍葉SPAD值的影響 ?增溫、高溫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劍葉SPAD值的影響如圖1所示。在2種種植方式下,南粳9108和南粳46各個溫度處理下劍葉SPAD值均隨生育進程逐漸下降,其中穗后21d降低速度緩慢,穗后28d至成熟期快速下降。移栽方式下增溫、高溫處理使南粳46在成熟期較常溫分別升高了49.88%和23.58%,南粳9108分別升高了100.14%和146.32%;直播方式下增溫、高溫處理使南粳46在成熟期較常溫別升高了49.67%和39.96%,南粳9108分別升高了160.93%和75.06%。

      2.4 孕穗中期增溫高溫處理對不同種植方式下水稻各器官氮素分布的影響 ?在2種種植方式下,2個品種葉片中的氮素比例隨著生育期的推移逐漸降低(圖2),其中,南粳9108各個時期均表現(xiàn)為高溫>增溫>常溫,且差異顯著,南粳46總體以增溫、高溫條件下較大。穗的氮素比例隨著生育期的推移逐漸升高,其中,南粳9108各期總體表現(xiàn)為常溫>增溫>高溫,且差異顯著,南粳46總體以常溫、增溫條件下較大。莖稈中氮素分配比例隨生育進程緩降,各個溫度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總體都表現(xiàn)為高溫條件下最大。栽培方式對相同溫度處理下2個品種各器官氮素分配影響差異不明顯。就品種而言,增溫、高溫對南粳9108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響更大。

      3 小結與討論

      在相同的處理下,南粳9108高溫熱害程度比南粳46更加嚴重,說明南粳46的耐熱性強于南粳9108。2個品種在孕穗中期進行增溫高溫處理后,水稻產量下降,結實率降低,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減少,這與駱宗強等研究結果一致[12-14]。水稻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結實率降低[15]。增溫高溫處理降低了水稻干物質積累量,且溫度越高,降幅越大,與謝曉金等人試驗結論一致[16]。穗后21d至成熟期,2個品種劍葉在增溫高溫處理下的SPAD值均顯著高于常溫處理,這可能是因為高溫使得劍葉氮素轉移效率降低。此外 SPAD值的下降幅度也隨生育期推進而逐漸增大,這與劉春溪等研究結果一致[17]。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分配總體表現(xiàn)為穗>莖>葉,且溫度升高不利于莖葉中的氮素向穗部轉移。本試驗研究移栽和直播2種方式下對水稻進行增溫、高溫處理,明確水稻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希望可以為氣候變化情境下對優(yōu)質稻米的栽培方式、品種選育和人類飲食健康提供選擇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沈永平,王國亞. IPCC第一工作組第五次評估報告對全球氣候變化認知的最新科學要點[J]. 冰川凍土,2013, 35(05): 1068-1076.

      [2] 秦大河. 氣候變化科學與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J]. 地理科學進展,2014, 33(07): 874-883.

      [3] 楊曉光,劉志娟,陳阜.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I.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影響的分析[J].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0, 43(2): 329-336.

      [4] Hadiarto T, Tran L P. Progress studies of drought-responsive genes in rice[J]. Plant Cell Rep,2011, 30(3): 297-310.

      [5] Xiong D, Ling X, Huang J, et al. Meta-analysis and dose-response analysis of high temperature effects on rice yield and quality[J]. Environ. Exp. Bot, 2017(141): 1-9.

      [6] 馬娉,李如楠,王斌,等. 雙季稻不同生育期凈同化速率對大氣CO2濃度和溫度升高的響應[J].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20, 31(03): 872-882.

      [7] 萬丙良,查中萍. 氣候變暖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水稻耐高溫遺傳改良[J]. 中國農學通報,2012, 28(36): 1-7.

      [8] 凌霄霞,張作林,翟景秋,等. 氣候變化對中國水稻生產的影響研究進展[J]. 作物學報, 2019, 45(03): 323-334.

      [9] 王連喜,許小路,李琪,等. 不同時期高溫脅迫對江蘇省水稻生育期和產量的影響[J]. 作物雜志,2015(02): 95-100.

      [10] 陳暢. 水稻生殖生長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產量和稻米品質影響的研究[D]. 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4.

      [11] 周振翔,李志康,戴琪星,等. 水稻光合生理限制因素及改善途徑研究[J]. 中國稻米,2015, 21(04): 25-32.

      [12] 駱宗強,石春林,江敏,等. 孕穗期高溫對水稻物質分配及產量結構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氣象,2016, 37(03): 326-334.

      [13] 鄭建初,張彬,陳留根,等. 抽穗期高溫對水稻產量構成要素和稻米品質的影響及其基因型差異[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05(04): 249-254.

      [14] 謝曉金,李秉柏,李映雪,等. 抽穗期高溫脅迫對水稻產量構成要素和品質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0, 31(03): 411-415.

      [15] 孫誠. 白天增溫和夜間增溫對水稻氮素積累及利用效率的影響[D]. 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4.

      [16] 謝曉金,李秉柏,朱紅霞,等. 抽穗期高溫對水稻葉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氣象,2012, 33(03): 457-461.

      [17] 劉春溪,孫備,王國驕,等. 開放式增溫對粳稻光合作用和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8, 27(09): 1665-1672.

      [18] Cheng W, Sakai H, Yagi K,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elevated and high night temperature on carbon assimilation,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the allocations of C and N by rice (Oryza sativa L.)[J]. Agr. Forest Meteorol,2010, 150(9): 1174-1181.

      [19] Liu Q, Ma H, Sun Z, et al. Translocation efficiencies and alloc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ous and potassium in rice as affected by silicon fertilizer under high daytime temperature[J]. J. Agron. Crop Sci, 2019, 205(2): 188-201.

      (責任編輯 周康)

      猜你喜歡
      粳稻高溫產量
      高溫干旱持續(xù)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高溫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溫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我國雙季早粳稻實現(xiàn)“零的突破”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高溫來襲,警惕寒濕作祟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豫南粳稻機械化適應品種篩選及利用研究
      夏河县| 龙岩市| 葵青区| 崇礼县| 平远县| 沛县| 德州市| 崇阳县| 肇源县| 霍林郭勒市| 航空| 贵溪市| 库车县| 庆阳市| 精河县| 宁乡县| 南部县| 邵阳县| 河东区| 新平| 渝中区| 宁明县| 梁平县| 钦州市| 肇州县| 平昌县| 武邑县| 城市| 南雄市| 闽侯县| 宜宾县| 丹寨县| 榆树市| 湖口县| 福州市| 晋宁县| 彭阳县| 吉水县| 五原县| 溧水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