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國
2020年2月27日下午,我教過的一個學生給我留言:“老師,我寫的作文,我媽說不好,提點建議唄!”
接著,發(fā)過來三篇作文。我看后,給他留言:“嗯,是寫得不好!你的作文就像‘老師點名一樣,點完了,就結束了。‘同學的音容笑貌,想法,做了什么等等內容,都缺少。例如《我最心愛的電腦》,從文字中,我僅僅‘看到了一臺電腦,至于‘心愛的,卻沒看到。
“那么,你在看到、撫摸電腦的時候有什么感覺?你喜愛它的什么功能?電腦給你帶來了什么便利?又帶來了哪些收獲?等等內容,都沒有??!”
過了兩個小時,《我最心愛的電腦》文檔發(fā)回來了,是改過的文字,他給我留言:“好點了嗎?”我看了之后,發(fā)現(xiàn)改過的文字大變樣了。我給他留言:“你很厲害!”
我給他留言160個字,兩個小時之后,他增寫了255個字的內容,這個效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