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霖
志愿感言:微笑和耐心永遠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
我是北華大學的一名醫(yī)學生。
疫情發(fā)生后,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迅速組成醫(yī)療隊馳援武漢,他們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師哥師姐,更是最美的白衣天使。知道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復雜,有激動,有擔心,更有敬佩。淚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在期盼他們能早日平安歸來的同時,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實實在在為祖國做一些事情。
當看到團省委招募防疫青年志愿者的信息時,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早上5點30分,我乘坐公交車到達長春市全安廣場,再換乘機場大巴。2月的東北真冷呀,清晨零下20多度的氣溫,只有昏黃的路燈照耀著我前行。公交的這條線路讓我既熟悉又陌生,這是我高中時每天都要走的路。
因為疫情,馬路上已沒有了往日的熱鬧,顯得空空蕩蕩,公交車跑得極快。我的長春,我的家鄉(xiāng),我的祖國,我想讓你快點兒好起來!
早上8點,我們準時到達機場集合地點。帶隊老師一邊做著工作安排,一邊將防護物資發(fā)放到隊員手中。拿著稀缺的防護物資,我掐了掐自己的胳膊,叮囑自己一定要協(xié)助機場工作人員,做好排查工作,不辜負組織的信任,不辜負自己身上的防護裝備。
機場的流動人口很多,我的工作是在機場安檢口對旅客進行體溫測量,對發(fā)熱的旅客進行登記并進行信息采集。機場的旅客腳步匆匆,口罩也難掩他們緊張的神色。但隔離病毒不隔離溫暖,微笑和耐心永遠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對每一個旅客投以微笑,用笑臉舒解旅客的緊張,每一套防護服下都藏著一顆熱血的心。
“大白,辛苦了!”一個小女孩撲閃著大眼睛奶聲奶氣地對我說。身穿臃腫的白色防護服,“大白”成了我的標簽。
“謝謝,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跟緊媽媽的腳步。”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滿了使命感。
很多旅客得知我們是學生志愿者時,紛紛向我們豎起大拇指:“小姑娘,了不起呀!”
一天的緊張工作結束后,防護服里面早已經(jīng)濕漉漉,悶熱不已,護目鏡里的霧氣更讓我有種在潛水的錯覺??粗R子里的自己——臉被護目鏡壓出了印痕,盤好的頭發(fā)早已凌亂不堪。這個樣子真丑,但這個樣子也真美。
吉林省馳援武漢的醫(yī)療隊在這里出發(fā)。透過有些模糊的護目鏡,我看到每一個隊員都神情堅毅。臨行前,很多女醫(yī)生都剪掉了長發(fā)。我踮起腳尖,出征英雄們的背影在我的眼中變得朦朧,轉身的一刻已是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