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平板耳機,HIFIMAN DEVA自然沒有其他無線藍牙耳機那般小巧的外形—機身左右分別是圓形的平板腔體,橫向直徑約為55mm,縱向直徑約為65mm,兩者通過棕色皮革頭梁相連接。值得注意的是,HIFIMAN DEVA的平板腔體外側并沒有采用家族式“百葉窗”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顏值更高的蜂窩狀設計。
顏色方面,HIFIMAN DEVA的搭配也顯得更加年輕時尚,連接支架、腔體均采用銀色,頭梁和耳罩則為皮革棕色。如果說此前HIFIMAN家平板耳機的設計是“沉穩(wěn)中年”的話,那HIFIMAN DEVA就是“追風少年”。此外,還有個細節(jié)挺有意思,在頭梁下端內側的L和R標識字體,采用了斜體設計,看上去也有幾分精致的味道。
在連接方式方面,HIFIMAN DEVA支持有線和無線兩種連接方式,因此配件里可選Bluemini藍牙模塊和耳機線兩種,筆者建議將兩者一起拿下。
對于平板耳機而言,重量并不是它們的優(yōu)勢,比如HIFIMAN DEVA雖然已經采用了輕量化設計,但重量依然達到了375g。這是否就意味著HIFIMAN DEVA的佩戴體驗不會舒適呢?
相比入耳式和半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挑耳朵”的問題,HIFIMAN DEVA可以輕松將用戶的耳朵“包裹”進海綿里,并輕輕地貼在用戶的臉龐,不會讓佩戴者感受到明顯的壓迫感—不刻意去感受的話,壓迫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只是,對于戴眼鏡的同學而言,HIFIMAN DEVA還是會有些壓鏡腿的。
頂部壓力方面,HIFIMAN DEVA的頭帶面積很大,頂部壓力得到了很好的分散,同時頭梁的長度采用了伸縮式設計,可調范圍大概在0~4cm,基本能夠滿足各種頭型的佩戴需求。不僅如此,即便是長時間的使用,HIFIMAN DEVA也不會讓人感到難受—此時此刻,筆者已經戴著HIFIMAN DEVA聽了四個小時的音樂,頂部的壓力并沒有明顯的加重,兩側的壓力雖然稍有加重,但也在可接受范圍內。
上文談到,HIFIMAN DEVA可以作為有線耳機使用,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無線耳機。不過無論是怎樣的連接方式,我們都得了解一下這款耳機的核心配件—Bluemini藍牙模塊。
Bluemini藍牙模塊的布局并不復雜,從左往右分別是麥克風、LED指示燈、充電鍵、Type-C接口(充電/有線播放)、多功能鍵。配置和參數(shù)方面,則可以從官方的介紹中得知—Bluemini藍牙模塊內置了大功率耳放,發(fā)燒級濾波器和緩沖,具備充足的儲備功率,能夠帶來非常不錯的動態(tài)和細節(jié)表現(xiàn)。同時,在藍牙傳輸方面,Bluemini藍牙模塊使用了高通CSR8675藍牙芯片,支持的協(xié)議包括HWA、LDAC、aptx HD、aptx、ACC和SBC等。Bluemini藍牙模塊除了支持藍牙傳輸外,還支持通過USB Type-C有線連接電腦。
至于選擇何種方式測試,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無線化是大趨勢,因此咱們從無線的角度來談談HIFIMAN DEVA的音質表現(xiàn)。測試的條件如下:音樂文件使用的是《網易云音樂》的無損音頻,設備用的是iPhone 11。
在使用HIFIMAN DEVA之前,筆者對無線藍牙耳機的印象停留在“只能聽個響”的層面,以全球賣得最好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來說,聲音單薄,重低音更是嚴重缺乏。而換成HIFIMAN DEVA之后,體驗上的區(qū)別一下就出來了—只需要短短數(shù)十秒時間,你就能感受到HIFIMAN DEVA的三頻均衡,聲場表現(xiàn)很棒,細節(jié)豐富,至于聲音單薄、重低音缺乏等問題,則完全“沒有的事兒”。
在選擇幾首歌曲進行一番試聽后,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HIFIMAN DEVA的人聲稍顯靠前,低音方面的細節(jié)詮釋到位、下潛足夠深,結合人聲所帶來的空間感非常的真實和強烈,仿佛讓聽者坐在歌者的面前。高頻方面,筆者選擇了歌曲《煎熬》來測試,HIFIMAN DEVA的高頻一點不刺耳,同時層次感分明—恍惚間,甚至讓人有一種在使用HIFIMAN家的有線耳機的感覺。
最后,關于聲音延遲的問題,HIFIMAN DEVA做到了聲音和畫面的高度同步,除了看電影時察覺不到延遲,在《和平精英》等FPS游戲中,用戶同樣察覺不到任何延遲—也如戴著有線耳機一般。
HIFIMAN DEVA解決了無線耳機高延遲和音質差的問題,并且相比HIFIMAN家的其他產品,它的售價很是誘人—截至發(fā)稿前,HIFIMAN DEVA套裝只要1 7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