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月8日,一行19人的登頂隊合力將北京奧運火炬帶上了珠穆朗瑪峰頂端,并由最終選出的5名火炬手點燃傳遞至峰頂。古希臘神話中源自太陽神的奧運圣火,經(jīng)過迢迢萬里,由來自中國的奧運火炬手們在這座地球上距離太陽最近的山峰上點燃。
想起凜凜寒風(fēng)中,那愈發(fā)鮮艷的五星紅旗,與承載著千年文明的祥云火炬了嗎?當神圣的奧運之火第一次與雄壯的珠穆朗瑪相輝映,它帶著華夏兒女最美好的祝愿,在地球之巔照亮了整個世界。
8844之火
那確實是適合攀登的一天。
時任中國登山隊隊長的王勇峰后來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說,凌晨三點出發(fā)后,全隊的攀登速度可能超出了正常速度一倍,“通常情況下,沖頂過程需要7至10個小時,但在5月8日那天,中國登山隊的沖頂耗時大約只有5個小時?!?點稍過,負責保管火種的羅布占堆拿出了一直背在身后的火種罐。
“我叫羅布占堆,是2008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中國登山隊隊員,來自西藏登山隊、西藏登山學(xué)校?!痹诤喍糖野殡S著沉重呼吸聲的自我介紹過后,羅布占堆點燃了引火器。
隨后他轉(zhuǎn)過身,身后的隊友早已雙手擎住火炬。引火器和火炬對接的一瞬間,鮮艷的火光噴射而出,直指云霄。伴隨著背景音中呼嘯的風(fēng)聲,首棒火炬手、此前曾經(jīng)兩次登頂珠峰的女隊員吉吉雙手高舉火炬,一步步向上走去。沒有登山索的輔助,她緩慢移動的側(cè)影雖然并不穩(wěn)定,但火炬的高度卻絲毫沒有降低。
鏡頭轉(zhuǎn)換,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早就等在了前方。交接過后,他一手將火炬高高舉過頭頂,另一手拉著登山索———在他兩步之外,有一個臺階高度的坎。平日里,孩子眼中這都算不上什么障礙;但在海拔超過8800米的環(huán)境下,王勇峰幾乎是一個腳尖一個腳尖地向前挪,中間還停下來穩(wěn)了穩(wěn)身子。片刻寧靜中,只剩他喘著粗氣的聲音。然而鏡頭拉近,他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哪怕胡子都已結(jié)霜。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異樣,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為了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國登山隊員完成了火炬上珠峰的壯舉,我們事先就定下了方案:5名火炬手在珠峰傳遞火炬時,必須摘下氧氣面罩,露出自己的真實面容。”王勇峰回憶道:“但在摘下氧氣面罩的那一刻,立刻就喘不上氣了,有窒息的感覺。”
上了“臺階”,鮮紅色的火焰?zhèn)髦習(xí)r任西藏登山學(xué)校校長尼瑪次仁手中的火炬上。他轉(zhuǎn)過身,高喊一句“One world,one dream”,而后大步向上攀去。尼瑪次仁說,當時他付出巨大體力,堅持以小跑的姿勢傳遞火炬,就是為了傳達一種精神、一種力量:“身為一名運動員,我要向世界展示奧林匹克精神;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要為祖國和民族爭光!”
而后,他將圣火傳至下一棒,第四位火炬手轉(zhuǎn)身。鏡頭中,他的五官被漫天風(fēng)雪遮蓋,只見在逐漸陡峭的山坡上,他以八字腳的姿勢,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直至最后一次交接前,人們才看清,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登頂珠峰的在讀大學(xué)生黃春貴。就在此時,在隊員的簇擁下,當時僅有22歲的藏族姑娘次仁旺姆手中的火炬被點燃。隨后,次仁旺姆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高舉起“祥云”火炬?;鸸庹樟亮宋逍羌t旗、奧林匹克五環(huán)旗和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兌現(xiàn)了申奧時許下的———讓圣火登上珠穆朗瑪?shù)闹Z言。
7年之約
中國、奧運和珠穆朗瑪之間的約定,在申奧之初就已許下。2001年申奧之際,中國申奧代表團向國際奧委會和世界承諾,如果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將會把奧運圣火帶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這大膽新奇的創(chuàng)意一經(jīng)提出,聽者為之嘆服。但這并不容易。因為珠峰北坡,由于極寒的天氣和陡峭的地形,一直被西方登山者稱為“死亡之路”。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堅信,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國登山者要在這里點燃奧運圣火,難度可想而知。這意味著攀登者們不僅要克服“北坳”和第二階梯的天險,更要保證火種和火炬的燃燒。
因此,在2006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方案獲得國際奧委會批準后,各項準備工作便立即開始;2007年,中國氣象局部門成立的珠峰氣象服務(wù)保障隊也進入實地演練;同年,航天科工正式向北京奧組委提交燃燒技術(shù)驗收。
2008年,雖然最終的火炬?zhèn)鬟f由5名火炬手完成,但登頂團隊是由分工不同的19人構(gòu)成,整個登山隊更是包括36人,這當中還不包括前期的設(shè)施建設(shè)和物資運輸團隊。最終,圣火駕祥云,珠峰添奇彩。12年前的這次火炬?zhèn)鬟f,是中國科研人員、登山隊員、氣象部門、后勤保障等部門通力合作近兩年的成果,更被認為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12載傳遞
“那一刻,所有的歡呼都發(fā)自肺腑。之前登山隊老說榮譽和光榮,都有點膩了??僧斢H眼看到奧運圣火在珠峰點燃時,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光榮?!闭f話間,王勇峰仿佛又回到了那震動世界的一刻。奧運圣火珠峰傳遞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哪怕在王勇峰幾十年的攀登生涯中,這也算是真正的頂峰,更不用說最后兩棒年輕的火炬手。12年過后,彼時第一次登頂?shù)闹槟吕尸敺宓牡谒陌艋鹁媸贮S春貴,如今已經(jīng)完成了登上五大洲與南、北極最高峰。有報道稱,他是第一位做到這一點的中國“80后”登山者。
5月6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再出征,當年的小隊員已成隊中骨干。他們又一次向世界之巔進發(fā)。在這個隊伍中,登山隊隊長次落、攀登教練李富慶都是當年那支奧運火炬珠峰傳遞隊伍的教練員;攀登隊隊長袁復(fù)棟,當年只是隊中的一名小隊員,如今他已是中國新一代登山隊的骨干。
登山界有句名言:因為山就在那里。
穿越12載光陰的傳遞,當年被英雄們高高擎起的火炬似乎仍然在那里。它照亮了這條登山路,永恒不息。
據(jù)中新網(wǎng)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