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想起那個靠在墻角的洋瓷盆。那是外公外婆的洗臉盆,白色,紅邊,盆底是一幅畫,兩只喜鵲站在枝頭“嘎嘎”地歡叫,非常喜慶。
從地里干活回來,外公將白羊肚手巾搭在肩頭,端起洋瓷臉盆,到廚房,拿起馬勺,從水缸里舀半勺水。然后將臉盆靠在院子的墻角,蹲下身子,雙手掬起水洗臉;再將羊肚手巾放到臉盆里搓洗幾下,擰干,擦洗脖子、后腦勺。等他再次搓洗毛巾的時候,臉盆里少得可憐的水,已經(jīng)變成了黑色。每次洗完臉,外公總會用洗完臉的水澆樹,今天澆棗樹,明天澆梨樹,后天肯定會倒進那棵長得最壯的桐樹坑里。
上小學(xué)之前,我在外公家撒過兩年歡,多次目睹外公洗臉的過程。那個靠在墻角的洋瓷臉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以至于在外公去世的十多年當(dāng)中,他老人家蹲在墻角洗臉的情景,多次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
有一次見外公干活回來,正忙著放農(nóng)具,我迅速拿起臉盆,跑去廚房打水,并有意舀了兩勺水——我不想看到外公蹲在墻角洗臉的難受樣子。他完全可以多打點水,把臉盆放到椅子上,站著很輕松地洗臉。
“我娃有眼色?!币娢叶怂^來,外公笑著夸了我一句。當(dāng)他接過盆子那一瞬間,我分明看到外公的臉色沉了下來。
“洗個臉咋舀這么多水?”外公說著,將臉盆里的水往旁邊的洗衣盆里倒了一大半,說留著晚上外婆洗衣服用。雖然那時我只有五歲,卻聽出了外公語氣當(dāng)中的責(zé)備。我不服氣,噘著嘴說:“爺,你每次舀半馬勺水,蹲在墻角洗臉不難受?我舅每天早上把水缸打得滿滿的,你為啥舀那么一點點水?”
我的樣子把外公逗樂了。他蹲下身子,把我拉進他的懷里,撫摸著我的頭說:“雖然咱們不缺水,但是不能浪費水。水是萬物之源,萬物以水為凈?!?/p>
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的外公,嘴里時常會蹦出幾句文縐縐的話,我根本聽不懂是什么意思。不過外公堅持舀半馬勺水洗臉的習(xí)慣,堅持一生,從未改變,即便是79歲那年躺在病床上,還囑咐照顧他的妗子,給他洗臉用濕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不要浪費水。
外公姓劉,兄弟四人,行三。村里年紀大的人叫他劉三,年輕人叫他三叔或三爺。聽母親說,外公小時候讀完私塾,就到鎮(zhèn)上的染坊當(dāng)學(xué)徒,后來還當(dāng)過藥鋪的伙計,小小年紀就開始掙錢補貼家用。我見過外公的大哥,一位高個子,留著山羊胡子,走路微微駝背的老頭。母親讓我叫大爺。關(guān)中人叫大爺,都是指排行最大的爺爺,與東北人口中的大爺不是同輩人——東北人所說的大爺其實就是大伯。
外公每年過生日,舅舅會張羅一桌飯,把大爺請過來,一家人圍在炕上,炕桌上擺滿各種菜肴。外公和大爺老哥倆坐正中間,晚輩挨個敬酒,外公不貪杯,總是抿一小口。一邊喝著,一邊讓大家多吃菜。那時候家里餐具稀少,不像現(xiàn)在,每人一個吃碟。外公夾菜時,左手總是呈現(xiàn)一個托菜狀,從碗碟里夾起到吃進嘴里,左手一路護送,生怕菜掉了。孩子們吃得急,總有人掉菜,外公就會停下筷子,看著其把掉在炕桌上的菜撿起來吃了。若是有人不情愿,外公就會說:“民國十八年遭年饉,餓死的大人娃娃數(shù)都數(shù)不清。娃娃從小要愛惜糧食,糟蹋糧食是要遭罪的?!蔽覀円换锿尥逈]有過餓肚子的經(jīng)歷,根本體會不到那種刻骨銘心的感受,所以對外公的話表面上像是在聽,背地里不以為然。長大后了解了許多過往,弄清楚了什么是“年饉”,也逐漸明白了外公的良苦用心。
2002年在楊凌安了家,兩居室,衛(wèi)生間很小。我把洗漱盆下面原本伸入下水管道的排水管掏出來,放到一個塑料桶里,將每天洗手、洗臉的水接住,或沖馬桶,或洗拖把;沒有用過洗手液或肥皂的水,用來澆花。當(dāng)習(xí)慣成為自然,就會形成自己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在水的二次利用方面,我和妻子不謀而合。我給她講起外公蹲在墻角洗臉的故事,她為之動容,隨即說,老輩人的好傳統(tǒng),我們不能丟。是啊,不能丟。將好的習(xí)慣,融入到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成為自然,這就是最好的傳承,也算是對老輩人的另一種懷念。
后來我們搬了新家,換成三居室,居住環(huán)境變了,節(jié)水的習(xí)慣沒有變。洗臉水就不用說了,還把洗澡放熱水時水管里的涼水專門接到另一個塑料桶里,以備洗衣拖地沖馬桶。
再后來二寶出生,給家里增添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孩子兩歲的時候,第一次在衛(wèi)生間拖布池的水龍頭上自己洗手,水開到了最大,流得嘩嘩響,我發(fā)現(xiàn)后將水龍頭關(guān)小,只留下一支細流。一邊幫助孩子搓洗胖乎乎的小手,一邊給他說,水龍頭開小一點,用細細的水洗手就夠了,而且很舒服。如果開得太大,會濺濕衣服,也浪費了水。小家伙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沒想到第二天洗手時,兒子把水龍頭只開一點點,邊洗手邊自言自語:開細細的。那一刻,兒子稚嫩的聲音,瞬間融化了我的心,暖暖的,很欣慰。我想,等他再長大些,給他也講一講外曾祖和那個靠在墻角的洋瓷臉盆的故事。
李俊輝,1976年生,陜西乾縣人。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魯迅文學(xué)院陜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xué)員。作品散見《延河》《陜西日報》《文化藝術(shù)報》《西安晚報》等報刊。出版作品集《大地的聲音》《農(nóng)城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