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兵
“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jié)”,南朝史學家范曄在《后漢書》里曾說,在風霜中才能識別各種草木的性質(zhì),在危亂中才能看出忠貞之士的操守。
“風霜”引申出艱難困苦之意,今人常用“飽經(jīng)風霜”一詞形容一個人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的磨煉。自然界的風霜,是一種物候現(xiàn)象;而人生中的風霜,則意味著逆境、危機、艱難險阻,乃至無奈、低落,悲哀、痛苦。面對風霜,去直面它,就會懂得堅強;去熬過風霜,便會迎來收獲。風霜,是一種環(huán)境、一種歷練,亦是一種條件、一種要素。經(jīng)風歷霜,去品味、去感悟、去堅持,終會迎來更豁達絢爛的風景、更美好輝煌的人生。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面對命運,勇敢者敢于直面困厄,憑借頑強的毅力,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一次次起死回生。膽怯者甘愿向命運低頭,錯失了苦難背后的生機,終將被卷入逃避與失敗的輪回。
古往今來,但凡英雄豪杰總是要歷經(jīng)風霜磨難才能成就一番大業(yè),而嬌生慣養(yǎng)之輩總是缺少慷慨氣概,故而難以成就偉業(yè)。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故而孟子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标柟饪傇陲L雨后,風雨之后才能見到彩虹,磨礪之后也才能成熟處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背晒χ窂臒o坦途,只有經(jīng)歷痛苦的浸泡與磨礪才能收獲成功的花朵與果實。人生就是如此,時而平緩、時而曲折,時而激流奔湍、時而暗流涌動。但是,漫長的曲折總能通往希望的遠方。只要直面挑戰(zhàn)、踏平坎坷,頑強地堅守自己的初心,終會抵達勝利的彼岸。
在今天這樣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一時的挫折失敗或許難以避免,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怨天尤人、垂頭喪氣,必須學會直面人生的風霜,積極應對困難、勇于克服挫折,涵養(yǎng)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把磨難當作人生的財富,努力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自己通往成功階梯的“墊腳石”,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精彩。如果說出路是最終奮斗成功的歸宿,那么這條道路的路基就是由失敗鋪墊起來的。實際上,經(jīng)霜不是在摧殘你,而是在成就你。經(jīng)霜之后,你會懂得生命中最深沉的味道,這種味道跟生命的品質(zhì)、風骨、節(jié)操都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