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黨的基層組織是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黨的基層組織在黨的各項工作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升組織力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通過提升政治引領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等突出其政治功能,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
關鍵詞:基層組織;組織力
一、黨的基層組織提升組織力的重大意義
1.推動“四個偉大”的強大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推進“四個偉大”作出部署,這就迫切要求全面強化各個領域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堅強堡壘。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是推進偉大事業(yè)的固本之舉,以黨章為遵循,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形成合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鄧小平同志曾經(jīng)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是中國人民在特定歷史條件之下完成自己特定歷史任務的一個工具?!彼砸磺袨榱巳罕姰斎痪褪侵袊伯a(chǎn)黨的根本宗旨。新的時代,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而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接觸最為密切,因此,要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更好的服務群眾,使群眾更有獲得感。
3.堅持黨的領導地位的內在需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八個明確,其中一個就是“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币柟厅h的領導地位,必須提升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力。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各項工作的前沿陣地,通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能夠增強其獲取并傳導各方面信息的能力,從而使黨的執(zhí)政基礎更加牢固。
二、影響師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存在的問題
1.基層黨組織履行職責力度不夠。一是部分基層干部所學專業(yè)與從事崗位不相匹配,知識結構老化,能力素質與推進經(jīng)濟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務不相適應。二是有的干部群眾工作能力較弱,重管理、輕服務,習慣于行政命令,不會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和提供服務的方式開展群眾工作。三是有的基層干部作風不務實,“當傳聲筒、吃過水面”,自我要求不高,滿足于一般化,在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上力度不夠。
2.基層黨組織作用發(fā)揮弱化。連隊黨支部書記抓黨建“主責”、“主業(yè)”意識欠缺,重生產(chǎn)、輕黨建,忽視支部自身建設,“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堅持不到位、落實不徹底、操作不規(guī)范,團場黨委沒有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也缺乏經(jīng)常性的督導檢查,有的基層黨組織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對基層干部工資生活關心力度不夠,帶領職工群眾增收致富能力偏弱,服務職工群眾能力弱。
3.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待遇普遍偏低。一是民漢比例失衡。師市少數(shù)民族職工群眾占56.1%,但師市9968名干部中,少數(shù)民族干部2708人,僅占干部總數(shù)的27.17%。師市共有647名團場機關干部,其中少數(shù)民族85名,占13.14%。團場連隊干部共有1392名,其中少數(shù)民族429名,占連隊干部總數(shù)30.8%。二是基層干部動力不足。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師市地理位置重要而特殊,維穩(wěn)戍邊責任重于泰山。基層干部晝夜值守,“5+2”、“白+黑”成為常態(tài),長期超負荷工作,沒有成家的找對象難,成家的有家不能回,干部身心疲憊。
4.各級各類人才引進難、留住難。師市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自然環(huán)境惡劣,基層條件艱苦,且干部普遍工作壓力大、待遇普遍偏低,引人、留人、用人的優(yōu)惠政策無吸引力,受崗位、編制限制,新引進“雙五千”人員往往長期不能進編,工作待遇較低。尤其是團場連隊和企業(yè)單位人才工資、福利待遇低,成家難、住房難、就醫(yī)難、配偶就業(yè)難、子女上學難、出行成本大的問題十分突出,導致人才引進困難,流失嚴重。
三、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基本路徑
1.強化頂層設計,提升政治引領力。一是強化各單位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的主體責任,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工作理念,建立規(guī)章制度進行考核獎懲、追責問責。二是強化團黨委班子成員的分管責任,加強對分管的的領域、行業(yè)抓黨建工作意識,明確落實“一崗雙責”黨建工作責任。三是團場層面以落實“每月政工例會”、夯實從嚴治黨“七個一”工作機制為重點。
2.規(guī)范制度運行、夯實基層凝聚力。一是規(guī)范落實《師市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兩級黨建聯(lián)創(chuàng)”、民主評議黨員量化考核三項制度。二是抓實《師市基層組織建設“十項制度”》(“三會一課”、黨費收繳、“分片包聯(lián)”)等,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科學化水平。三是繼續(xù)鞏固選派“第一書記”成果,每年選派100名第一書記到各團場100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連隊(社區(qū))黨支部任職,抓黨建促穩(wěn)定,助力脫貧攻堅。
3.加大各類人才引進力度,切實提高待遇保障。一是設立“人才培養(yǎng)儲備”專項經(jīng)費,確保人才“引得進”。二是建立師市、團場兩級人才培養(yǎng)儲備基地,確保人才“用得上”。三是提高生活待遇標準,確保人才“留得住”
建議利用“人才培養(yǎng)儲備”專項經(jīng)費,在師市“民兵備勤訓練基地”和團場“青年民兵連”實訓期間的人員,除統(tǒng)一解決食宿外,統(tǒng)一待遇標準,每人每月發(fā)放相應生活補助,“五險一金”統(tǒng)一由師市財政補貼。以上政策待遇在同等條件下,師市、團場職工子女享受優(yōu)先待遇。
參考文獻:
[1]馬建英.全面提升新時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EB/OL].http://news.youth.cn/jsxw/201801/t20180124_11329127.htm.2018年1月24日
[2]劉作芳.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八項重點任務[EB/OL].http://www.ynyj.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94&id=31664.2018年2月23日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