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
眾所周知,寶寶需要家長的認可。然而,表揚寶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家長操作不當,極有可能適得其反。以下四種表揚方式容易給寶寶造成暗傷,家長不可不防。
正話反說 明褒暗貶
【場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4歲的康康經(jīng)常亂放玩具,下次玩的時候找不到就哭鬧。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到家,發(fā)現(xiàn)客廳里的玩具都分門別類地堆放在墻角,康康正滿頭大汗地收拾著。媽媽笑逐顏開:“康康終于記住自己應該做什么了,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明天可別再忘了啊!”康康聽出了媽媽的話外音,馬上丟掉手里的玩具,跑回了自己的房間。
【分析】暗含批評的表揚,其實是嘲諷
無疑,媽媽是想表揚康康,鼓勵他養(yǎng)成好習慣,但這樣的表揚很勉強,而且暗含著批評,無形中打擊了康康的積極性,讓他覺得好事做了也是白做,而且招來媽媽的嘲諷??悼瞪踔習X得,媽媽的眼睛總是盯著他的缺點,讓他有永世不得翻身的絕望。要知道,這樣的糟糕心境如果蔓延到收拾玩具以外的事情上,那后果就嚴重了。
【策略】別忽略寶寶的進步
對康康的進步,媽媽應該予以表揚,而且表揚要細節(jié)化:“康康真能干!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你是個有責任心的好寶寶!玩具分類很合理,以后找起來就方便了,說明你很聰明!看,現(xiàn)在玩具都堆放到墻角,客廳顯得多大呀!康康為家做出了貢獻,媽媽要謝謝你!媽媽非常高興!希望你繼續(xù)努力!”
無的放矢 盲目比較
【場景】“你一定是最棒的!”
柳女士是賞識教育的推崇者,對兒子豆豆的賞識可謂全方位無死角:“豆豆太有藝術(shù)天分了!太陽畫得這么圓,一定是幼兒園最棒的寶寶!”“這首曲子彈得太好聽了!豆豆你將來肯定比郎朗更優(yōu)秀!”“豆豆你以后上學了肯定是學霸,把你的同學都遠遠甩到后面!”面對媽媽煞有介事的贊賞,豆豆相信了。上了幼兒園以后,豆豆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最棒的,于是十分沮喪。
【分析】盲目的自信,其實是自負
建立在盲目比較基礎(chǔ)上的表揚,通常會給寶寶造成沉重的壓力,因為大而空的夸獎并不能給寶寶面目清晰的感覺,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樓閣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負。他盲目地認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進而難以形成對事物恰當?shù)呐袛嗄芰Α?/p>
【策略】表揚過程比表揚成績更重要
表揚時,家長通過細化過程,強化寶寶所取得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找出克服困難的辦法,可以使寶寶坦然面對失敗,從容面對困難,積極尋求對策,而不是被一時的不順利打擊得一蹶不振。
比如,豆豆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太陽,興高采烈地拿給媽媽看,媽媽可以這樣表揚:“你畫得很仔細,顏色涂得很小心,顏色也好看。能跟媽媽講講為什么選這幾種顏色嗎?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引導豆豆闡述自己的構(gòu)思,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畫筆來表現(xiàn)的,最后不妨再提一點建議。媽媽對豆豆作品的評論和指點,能引發(fā)豆豆對繪畫的興趣,因為媽媽給豆豆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好”與“不好”的判斷,而是對過程的關(guān)注,使豆豆明確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滿足感油然而生。
沉溺歷史 苛刻要求
【場景】“別忘了你是第一名!”
5歲的京京在一次幼兒畫畫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因為他姓安,所以名字按拼音順序排在榜首。為了幫助京京建立自信,京京媽堅持認為,京京獲得了一等獎中的第一名。從那以后,京京媽在很多場合表揚京京:“我家京京是第一名,小天才!以后肯定是大畫家!”京京再參加比賽,媽媽都會鼓勵他好好發(fā)揮:“別忘了你是第一名!”但是人外有人,京京再也沒有奪冠,而且,即使獲得第二名,他也不再開心。
【分析】標準過高,其實是虛榮
京京媽這樣做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績?yōu)榫┚┰O立一個高標準,要求他每次都必須達到,否則就是驕傲、退步。這勢必讓京京承受心理壓力,減弱他的抗挫折能力。
【策略】表揚要向前看
家長表揚寶寶,是為寶寶樹立一個奮斗目標,而不是為寶寶確立一個不能后退的標準,所以,當寶寶取得了一個好成績,家長不要提“你必須保持現(xiàn)有狀態(tài)”的苛刻要求。
當寶寶取得了好成績,家長應該這樣鼓勵:“你干得真不錯!能不能再來一個?”“這次比賽你獲得了二等獎,能不能繼續(xù)努力,克服不足,超越自己,爭取下次獲得一等獎?”表揚之后,馬上幫助寶寶制訂一個“高半步”的新目標,促使他不驕傲、不懈怠,這才是表揚的高境界。
以偏概全 浮夸無度
【場景】“你是個聰明寶寶!”
5歲的朵朵參加漢語拼音興趣班,第一天的小測驗她得了滿分。一下課,朵朵就揮著試卷跑到媽媽面前。媽媽說:“朵朵真是個聰明寶寶,以后一定能考上清華大學!”
對媽媽的表揚,朵朵很受用,但是她并沒有取得更多好成績。更讓媽媽抓狂的是,朵朵越來越嬌氣,一點批評都聽不得。
【分析】不能反推的邏輯,都是錯誤邏輯
朵朵媽媽的表揚方式看起來沒錯,生活中很常見,而且對寶寶確實有一定的鼓勵作用。這樣的表揚多了,寶寶會順著家長的邏輯進行推理:我考了一個高分,因此我是聰明寶寶;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一個好寶寶。寶寶按照家長的邏輯,還可能進行反推理:如果我考了一個低分,我就是一個笨寶寶;如果我做錯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個壞寶寶。這種以偏概全的評價方式,會使寶寶錯誤地把對一件事情的評價,當成對自己的整體評價。而且,夸張的表揚,會使寶寶錯誤地認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不起批評,在競爭中經(jīng)不起挫折與失敗。也就是說,這樣的表揚其實是對寶寶的捧殺。
【策略】表揚要對事不對人
家長在表揚寶寶的時候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即只對寶寶所做的某一件事情進行評價,不要把某一件事情的結(jié)果作為對寶寶的整體評價。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寶寶講講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的道理。比如,寶寶在考試中得了高分,家長應該說:“一次考試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足以驕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斷獲得好成績,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為家里做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揚,只有一次次地不斷地為家里貢獻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對家庭負責?!?/p>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