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霞 王玉
摘? ? 要:廣告是一種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目的是進行推廣或擴大經濟效益。好的廣告不僅可以幫助商品生產者盈利, 擴大聲望,也會帶來物質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具有研究價值。因此,研究廣告翻譯至關重要。
關鍵詞:翻譯多元化;英漢互譯;廣告翻譯
一、引言
翻譯不僅僅是在語言符號之間相互轉換,更重要的是讀者能夠通過譯者感受到原作者想表達的深層意義。深層意義在翻譯活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也是翻譯的靈魂。針對不同的翻譯文本,就會有不同的譯法和策略,這就需要在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譯出原文本,接著調整各個部分,將目的語中實現形式的重生,意義的再現,依據一定的語境、歷史知識以及文化背景正確且準確地傳達出原作者的用意。廣告是多種學科的糅雜。它將文學、營銷學、美學等多個學科集于一身。所以說廣告語言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延展空間。廣告文字也要生動有趣且飽含感染力,能在瞬間引起讀者注意,放大購買欲望,促成交易成功。所以,廣告翻譯的要求慎重并且不失趣味,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二、翻譯多元化
翻譯其實就是用一種語言代替另一種語言同時傳達原本的含義,從而使生活在不同文化環(huán)境和背景下的讀者接收到相同的信息。關于翻譯理論的研究如過江之鯽,眾多研究形成了多元化的翻譯理論。
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衍生出了文化與文明,當然語言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歸屬于文化的范疇。當語言面對不同的文化,而人們又迫切需要信息的交換,翻譯應運而生。不過由于不同的文化內涵以及民族色彩,就會出現一些無法翻譯的情況,如超額翻譯或欠額翻譯,我們能做的只有在翻譯時盡力縮短距離,打破壁壘。其實與其說翻譯的是語言,不如說翻譯的是文化。
語言變化是以語義的轉換為基礎的,而語義的變化又存在著不確定性。有的詞語詞義被擴大或縮小,有的詞語在具體抽象,褒義貶義之間轉換??傊?,語義變化的方式眾多。如“gay”這個詞在1948年之前意為“歡樂的”,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gay”又添加了新的含義 “同性戀的(男)”。因為有詞義變化情況,所以在進行翻譯時,對詞義的選擇會影響譯文的優(yōu)劣。只有綜合考慮到文本、風格和語境等多種因素,才能得出形神兼?zhèn)涞淖g文。
英美人注重抽象思維,而我們側重于具體思維。由于思維方式的影響,英漢在詞匯,句式,語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英語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如竹狀的形合結構;漢語在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熏陶下,形成了如樹狀的意合結構。如這個句子,“There is no month in the whole year, in which nature wears a more beautiful appearance than in the month August.”譯成中文,“四時之美,八月為最。”對比英漢版本,不難看出,句子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這個例子也凸顯出了形合與意合之間的對比。所以在英漢互譯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英漢文本結構的差異,既不能失去漢語的靈動之氣,也不能拋下英語的縝密嚴謹。
三、廣告翻譯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廣告讓人眼花繚亂。但不論其表象如何,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售賣產品。當然這其中需要經過不同的步驟,如提供信息、開拓市場、吸引顧客等。所以,廠商和經銷商會竭盡所能地用廣告語言打動顧客,這賦予了廣告語言新的含義,不僅形式對仗工整,內容多彩新穎,而且風格也是獨樹一幟。
(一)文化及其表現
廣告屬于大眾文化,它的普世程度我們有目共睹。不同的地方繁衍出不同的文化,小如區(qū)域,大如國家。東西方在廣告語言上的差異其實很明顯。所以在進行廣告翻譯的時候要增加認同感,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大范圍地推廣產品。如中國建設銀行“衣食住行,有龍則靈”的龍卡廣告在西方就無法直譯。在中國,龍代表著好的意向,龍鳳呈祥,龍翔九天,都顯示著積極向上,吉祥如意的力量;而在基督教文化中龍是惡魔,在西方代表著邪惡的力量。如果直接翻譯,肯定無法得到西方大眾很好的認同。這時候就采用音譯的方法,把“龍”化為“l(fā)ong”,用“l(fā)ong card”取代“dragon card”,這樣一來,就避免了文化的沖突。
(二)詞匯與語義
廣告語的另一個特點是簡潔生動。常用單音節(jié)詞或小詞如 “go,make,feel,love”等,除了動詞,一些簡單的形容詞使用頻率也很高: “ best,new,fine”等。當然,在漢語廣告中也常見“新”、 “棒”、 “香”、 “美"之類的單音詞。使用這類詞匯不僅濃縮廣告語言,還能節(jié)約文字廣告的版面以及廣告臺詞的播放時間。在廣告語言中,也會出現名詞并列的情況,如:“Intelligence everywhere.” “智慧演繹,無處不在?!保ν辛_拉手機)這里的“intelligence”是名詞,“everywhere”是副詞,但是譯成中文卻是將名詞譯為動詞,也是以便和無處不在形成對應,讀起來平仄押韻,朗朗上口,符合中文語言和行書的習慣。
(三)句法
英語與漢語分屬不同的語言體系,所以譯出的文本不能帶有翻譯腔,必須符合審美,產品才能暢銷??聪逻呉粋€例子,“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 “天長地久。”這是斯沃琪手表的廣告語,直譯的話是“時間由你創(chuàng)造?!憋@然這句話在廣告語的范疇中不夠奪目也不夠吸人眼球,而譯為“地久天長”,將句式都改變了,不拘形式,把手表的內涵體現出來,將這樣的詞作為廣告語會瞬間升級品味,售賣的不僅是一款的手表,而象征著時間永恒,更像是一種情懷。所以在對廣告語進行翻譯時,要緊抓廣告語言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都無法對其直譯,只有把握其內涵才能達到廣告語的真正的目的。
四、結論
廣告翻譯不僅具有很高的商業(yè)價值,同時可以進行欣賞和語言研究。在進行廣告翻譯時,我們不僅要準確傳遞商品信息,還要深刻了解差異,盡可能增加文化認同感,避免文化誤解。譯者應充分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化,尊重原文本,不要隨意創(chuàng)新,以免脫離其原本含義。
參考文獻:
[1]彼得·紐馬克.翻譯問題探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7-32.
[2]蔣磊.2013.英漢文化差異與廣告的語用翻譯.[J].中國翻譯,(03).
[3]周方珠.翻譯多元論[M].北京:北京對外翻譯出版社,2004:15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