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寬雨
和我們人類一樣,動物也是在不斷繁衍中讓自己的種族延續(xù)下去的。對動物來說,繁衍后代可是一生中的大事,為了延續(xù)自己的種族,有些動物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就算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來繁衍。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動物界比較奇特的繁衍后代的方式。
生孩子的事情只能由母親完成嗎?在動物界可不都是這樣的。有的父親在生育孩子方面,幾乎承包了全部生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位動物界的模范爸爸。
海馬爸爸
提到自然界的模范爸爸,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xiàn)“海馬”這個名字。的確,海馬爸爸在孕育后代上付出了很多。在繁殖期時,海里會出現(xiàn)很多挺著大肚子的海馬,不過這些并不是雌海馬,而是雄海馬。雄海馬有一個育兒袋,海馬卵會在這里受精,然后發(fā)育成小海馬。根據(jù)海馬種類的不同,雄海馬孕育小海馬的時間大約可以持續(xù)一周到一個月不等,在這之后,海馬爸爸會通過擠壓育兒袋的方式將小海馬生出來。
除了海馬,雄性達爾文蛙同樣堪稱動物界的模范爸爸。雌蛙產下的卵會被雄蛙放到自己的聲囊里,這個聲囊的作用和海馬的育兒袋類似,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暖的成長環(huán)境,被雄蛙“吞下”的卵會在這里孵化成小蝌蚪,待它們長到一定程度后會從雄蛙的嘴里跳出來。至此,雄蛙的生育任務就算完成了。
達爾文蛙
實際上,在動物界像海馬和達爾文蛙這樣有育兒工具的爸爸并不多,大多數(shù)動物還是在自己搭建好的家里面撫養(yǎng)孩子。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盡心地履行做父母的職責,有的父母不僅不給孩子準備溫暖的家,甚至連養(yǎng)孩子的事都交給別人。大杜鵑就是一種喜歡讓別人幫忙養(yǎng)娃的鳥。
雖然大杜鵑也要繁衍后代,但它們卻不是合格的父母。因為,大杜鵑總是讓別人替自己養(yǎng)娃,大葦鶯經(jīng)常成為它們的委托對象。說是委托,大杜鵑卻從來不征求大葦鶯的意見。大杜鵑會瞅準大葦鶯離巢覓食的間隙飛到它們的巢穴,叼走一枚大葦鶯的蛋,再產下一枚自己的蛋,偷梁換柱之后迅速離開作案現(xiàn)場。至于被換下來的蛋,就成了大杜鵑的甜點了??蓱z的大葦鶯不僅損失了自己的孩子,還要替仇人孵化孩子。
孩子被孵化出來后,大杜鵑會回來接走孩子自己撫養(yǎng)嗎?答案是:不會。至于原因,也許是它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會被照顧得很好吧。被孵化出來的大杜鵑會把大葦鶯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處理”掉,最后巢穴里只剩自己,這樣它就可以獨享大葦鶯帶回的食物了。這種特殊的照顧模式大概會持續(xù)到大杜鵑能夠獨立生活為止,那時的它會在同伴的召喚下離開自己的養(yǎng)父母,再也不回來。
當然,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父母不會像大杜鵑這樣做一個“甩手掌柜”,它們會自己繁衍后代,有的時候條件不充足,還會創(chuàng)造條件來繁衍。
還記得《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尼莫嗎?它所在的家族有時為了繁衍后代連性別都會改變。小丑魚的家族成員通常是一條雌魚和一群雄魚,它們在繁衍后代上實行一夫一妻制,唯一的雌魚會和群體中最大的雄魚繁衍后代。如果雌魚發(fā)生意外,種群中最大的雄魚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雌魚,再和剩余雄魚中塊頭最大的那條雄魚一起完成種群的繁衍大業(yè)。
可以改變性別的小丑魚
其實,讓很多雄性動物苦惱的不是缺少雌性,而是自己該如何得到雌性的青睞。它們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吸引雌性,以完成繁衍大計,園丁鳥就是其中一種。雄園丁鳥靠巢穴吸引異性,為了得到雌鳥的青睞,雄園丁鳥會努力建 “豪宅”。羽毛、花朵、人類扔的小物品等都能成為雄鳥“豪宅”的裝飾物,為了讓家更漂亮,園丁鳥甚至不惜當小偷??梢哉f,為了繁衍后代,雄園丁鳥真的拼上老命了。
為了吸引配偶努力建“豪宅”的雄園丁鳥確實挺辛苦。不過,在自然界中它們不是最辛苦的,有一些動物比園丁鳥更加辛苦,它們要付出更多,甚至會用自己的生命來繁衍后代,例如生活在大海里的章魚。章魚媽媽可以稱得上自然界中最盡責的母親之一了,它們一生只有一次做母親的機會,在做母親的時候,它們會用自己的一切來確保孩子順利出生。
受孕之后的章魚媽媽會找一個可以棲息、躲藏的洞穴產卵。之后,章魚媽媽會一直在洞穴里守護這些受精卵,守護時間大約是6 個月,在這期間無法覓食的章魚媽媽只能一直忍饑挨餓。當一個個小章魚破卵而出時,辛苦守護小章魚的章魚媽媽也將漸漸死去。章魚媽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母愛的偉大!最后,讓我們給偉大的章魚媽媽點個大大的贊吧。
章魚產下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