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慶
(貴州省江口公路管理段,貴州 銅仁 554300)
省道305線公路工程起訖樁號為K50+000~K52+000,總長2 000 m,按雙向車道標準設計,設計時速為40 km/h,普通路段的路基設計寬度為7.5 m,路面為瀝青路面,因超載超限車輛較多,路面病害多樣,養(yǎng)護難度大,養(yǎng)護成本過高。在該公路工程養(yǎng)護過程中,遵循預防性養(yǎng)護基本原則,具體采用稀漿封層的方法。對于稀漿封層,它是指在常溫情況下,按照一定配合比對包含乳化瀝青在內的不同材料進行混合拌制,以此形成滿足施工要求的稀漿混合料,然后將其盡快攤鋪于瀝青路面,待成型后產生一層薄膜,實現(xiàn)對路面的預防性養(yǎng)護。這項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的主要功能為:增強路面抗滑性能,對路表水上的封閉,防止發(fā)生下滲,避免路面被水破壞,并能延緩瀝青材料自身老化,延長整個路面的壽命,另外,對于路面上寬度不大的裂縫,還能起到良好的封閉作用。
骨料粒徑組成必須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級配類型為II型,骨料的生產應實現(xiàn)批量化,其含水量不可太大,II型骨料的粒徑組成及其它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II型骨料粒徑組成與其它主要技術參數(shù)
(1)粗骨料
粗骨料的質量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①石料的壓碎值在26%以內;②磨耗損失在28%以內;③相對密度在2.6 t/m3以上;④吸水率在2%以內;⑤堅固性,即硫酸鈉含量在12%以內;⑥粒徑小于0.075 mm的顆粒實際含量不超過1%;⑦軟石含量不超過3%;⑧針片狀顆粒含量不超過15%;⑨粒徑超過和小于9.5 mm的顆粒含量分別不超過12%和18%。
(2)細骨料
細骨料的質量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①相對密度應達到2.5 t/m3以上;②堅固性,即硫酸鈉含量在12%以上;③含泥量不超過3%;④砂當量達到60%以上;⑤亞甲藍值在25 g/kg以內;⑥流動度達到30 s以上。
在稀漿封層中使用的乳化瀝青,以BRC型為宜,使用前應對其油石比進行嚴格控制,其含量一般為55%~60%,質量應滿足以下各項技術要求:(1)破乳的速度應屬于慢裂型;(2)離子電荷為陽離子(+);(3)過1.18 mm方孔篩時的篩余量不能超過0.1%;(4)恩格拉粘度保持在3~30范圍內,瀝青標準粘度應保持在12~60 s范圍內;(5)蒸發(fā)殘留物的含量不少于60%、軟化點不能小于53 ℃、5 ℃溫度條件下的延度應達到20 cm以上、溶解度應達到97.5%以上;(6)在貯存過程中,1 d穩(wěn)定性不超過1%,5 d穩(wěn)定性不超過5%。
對于貯存穩(wěn)定性,以施工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確定試驗天數(shù),一般為5 d,待乳液生產完成后,且在第二天能使用完畢時,亦可使用1 d的試驗天數(shù),在特殊情況下,如果乳化瀝青實際貯存穩(wěn)定性無法滿足要求,但在攪拌后可以滿足要求,依然正常使用,則可將乳化瀝青貯存至貯存罐當中,但要對其進行不間斷攪拌,否則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
應用在瀝青路面中的填料以是強基性巖石為宜,使用前應將其研磨至礦粉,對于原石料,其含泥量不能超過3%,同時不能含有其它類型的雜質。另外,礦粉應保持潔凈,不起團,可以自由流動。礦粉不能用回收的粉塵來代替,其質量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1)表觀密度達到2.5t/m3以上;(2)含水量不超過1%;(3)顆粒粒徑范圍:粒徑小于0.6mm的顆粒,其含量應達到100%,粒徑小于0.15mm的顆粒,其含量應保持在90%~100%范圍內,粒徑小于0.075mm的顆粒,其含量應保持在75%~100%范圍內;(4)親水系數(shù)不超過1;(5)塑性指數(shù)不超過4;(6)填料的外觀不能有團粒結塊。
以既定級配為依據(jù),確定乳液與瀝青適宜用量,在小鍋進行拌和后,制備試驗件,將試件養(yǎng)生至標準狀態(tài)后,對其力學性質與密度等進行測定。最后以測定的結果為依據(jù),確定最佳配合比。
(1)瀝青路面稀漿封層施工按照以下工藝流程進行:臨時封閉交通→路面清掃→放樣劃線→封層機移動就位→稀漿攤鋪→人工處理→養(yǎng)護→開放交通。
(2)首先,由相關管理人員對施工段的交通進行臨時半幅封閉。
(3)待交通封閉完成后,對路面進行清掃,以清除雜物和垃圾。
(4)使稀漿封層機在路面標線上進行行駛以準確放出標線。
(5)以施工順序為依據(jù),把裝有稀漿的封層機移動至施工段落的起點,同時對其攤鋪寬度與高度進行適當?shù)恼{整。
(6)按照混合料的配合比對封層機不同料門實際開度進行調整,然后在實際的攤鋪過程中,對攤鋪的平整度與高度進行隨時檢查,同時根據(jù)檢查的結果進一步調整。
(7)將混合料攤鋪完成后,在局部采用人工將其找平,找平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起終點、縱縫、厚度過大和過小處,特別是由于超徑礦料出現(xiàn)的刮痕,必須盡快將其清除和填平。
(8)在稀漿封層的初期養(yǎng)護過程中,不允許車輛與行人從封層表面通過,否則會對封層質量造成影響。經檢測確認封層實際粘結力達到200 N·cm以上后,即可正式開放路段的交通。
(9)施工注意事項:①混合料倒入封層機的攤鋪箱以后,應具有良好和易性,施工過程中需要以現(xiàn)場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對混合料的用水量進行調整,使混合料粘稠性滿足要求;②如果破乳的時間太早,將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混合料需在攪拌與攤鋪時始終保持穩(wěn)定,破乳過早將導致瀝青結團,使攤鋪后的封層厚度不均勻或產生明顯刮痕,并且這樣對封層和原路面之間的粘合也十分不利。
綜上所述,稀漿封層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該公路瀝青路面稀漿封層施工已經順利完成,經檢測,路面養(yǎng)護效果良好,所用稀漿封層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合理可行,可為類似工程的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施工提供技術參考,以保證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yǎng)護效果,實現(xiàn)預期的預防性養(yǎng)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