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1993年生人、在中國鐵路南寧局柳州工務段工作的王恒瑋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漢人,來廣西柳州工作已經4年,今年春節(jié)回家的票他提前半個月就買到手了,但是面對突發(fā)的疫情,緊握著好不容易搶到的車票,他還是狠下心來將車票退掉。
而他的父親王智勇是武漢火神山醫(yī)院、方艙醫(yī)院的建設者;姑姑王瓔是武漢市第九人民醫(yī)院的一名護士,一家人共同堅守在抗疫一線。面對本刊記者的采訪,王恒瑋最想對他們說:“一定要保重好身體,你們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中華兒女》:今年春節(jié)是第一次在外過年嗎?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王恒瑋:站在退票大廳,我的心情很復雜,一是想念家人和親戚朋友;二是擔心在疫情中父母的身體健康和生活上的困難??墒俏蚁?,疫情下我應該為家鄉(xiāng)減輕負擔,堅守崗位,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過年,春節(jié)期間,我每天都堅守在崗位上處理防疫工作,大年三十晚上整理疫情防控資料及應急預案,工作結束后跟父母視頻通話了許久,大年初一早上我又繼續(xù)到單位處理防疫工作了。母親擔心我一個人在外沒有吃的,特地買了一大堆食物寄過來,我特別感動,要知道母親在武漢由于小區(qū)封閉管理,自己都不能像往常一樣采購食品,卻還惦念著我。
《中華兒女》:你兒時的夢想是什么?在成長中,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王恒瑋:我是家中的獨子,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父親,武漢的好多橋和隧道的建設都有父親的身影。隨著長大,我開始讀懂父親的責任與擔當。他曾說:“作為黨員干部,不沖鋒在前,哪里有人會跟隨你身后?!?012年高考填報志愿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道路與橋梁專業(yè),并且在畢業(yè)后如愿進入鐵路工務系統(tǒng)工作,踏著父親的足跡奔向夢想。
《中華兒女》:你平時的工作是什么?連日來,作為疫情防控聯(lián)絡員,工作內容有了哪些變化?
王恒瑋:我在勞動人事科工作,主要負責段職工的社保,并擔任段團委副書記。目前,我主要參與制定本單位的防疫措施,收集分析人員上崗數(shù)據(jù),給職工測量體溫,發(fā)放防疫物資,講解防控知識,詢問居家隔離的職工的身體狀況,定時為職工生活、工作等公共場所殺菌消毒,同時也與上級部門每日進行工作匯報,與地方防疫部門進行溝通聯(lián)系。
《中華兒女》:您的父親和姑姑也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他們的情況如何?
王恒瑋:我的父親是中國中鐵重工有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部長,參與援建了火神山醫(yī)院、日?!胺脚撫t(yī)院”、武漢長江新城“方艙醫(yī)院”及武漢城市職業(yè)學院隔離區(qū)改造。由他帶領的幾支突擊隊加班加點,通宵施工,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援建任務,受到了現(xiàn)場指揮部和市政建設集團的高度贊揚,目前仍然堅持作戰(zhàn)。
我的姑姑是武漢市第九人民醫(yī)院的一名護士,從疫情爆發(fā)就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在一次CT檢查中,她因疑似感染新冠病毒而被隔離觀察三天,在被確診未被感染后,又重返一線醫(yī)護崗位,并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請求火線入黨。
《中華兒女》:你的家人、親戚在武漢都好吧?現(xiàn)在最想念家鄉(xiāng)的什么?
王恒瑋:目前,家人和親戚都還好,沒有感染新冠病毒。我最想念家鄉(xiāng)的熱干面、豆皮、煎包、糊湯粉等,希望疫情結束后,我能夠回家擁抱親人,品嘗美食,走遍武漢的大街小巷,親眼看著武漢重振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