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長壽,更加希望尋找天然、療效顯著、作用平穩(wěn)、毒副作用小的藥物來治療各種疾病,從而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fā)源地,在漫長的歷史進(jìn)程中,人們孜孜不倦地去發(fā)掘中草藥;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中醫(yī)藥學(xué)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jié),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rèn)同與應(yīng)用,為百姓消減了許多的病痛。
百草治病是中醫(yī)藥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為了繼承和發(fā)場中醫(yī)藥這一寶貴的民族遺產(chǎn),使中草藥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wù),本欄目特選取兩種常見的中草藥,分別從形態(tài)特征、生長環(huán)境、性味功效等幾個方面予以詳細(xì)的介紹,以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易于識別和使用。
(一)別名:豬殃殃、小鋸藤、鋸子草、小茜草、小飛揚藤、紅絲線、血見愁、細(xì)茜草、紅絲線、拉拉藤。
(二)特征:一年生蔓生草本。八仙草生于田坎、溝邊及路旁潮濕地。莖細(xì)長,有四棱,棱上和葉背中脈及葉緣上均有倒生細(xì)刺。葉6~8片輪生,無葉柄;葉片線狀倒披針形,長1.5~3厘米,先端有刺狀小尖頭,表面疏生細(xì)刺毛。夏初開花;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花冠黃綠色,先端四裂,平展。懸果為兩半球形,表面密生小鉤刺。夏秋采全草,生用或曬干。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三)生長環(huán)境: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分布。生于荒地、園圃、耕地上。
(四)性味功效:味辛、苦,性微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瘀。
(五)良方
其一
(1)主治:風(fēng)熱感冒。
(2)藥方:八仙草60克,大青葉15克。
(3)用法:水煎服,連服3~5日。
其二
(1)主治:中耳炎。
(2)藥方:八仙草果實60克。
(3)用法:取鮮品搗汁,用滴管吸藥汁滴入耳中,每日2次。換藥時先用棉簽消毒抹干患處膿液污物,然后再滴藥汁。
其三
(1)主治:乳腺癌。
(2)藥方:八仙草30克。
(3)用法:水煎服。已潰者用鮮草適量,搗汁涂敷。
其四
(1)主治:急性闌尾炎。
(2)藥方:八仙草90克。
(3)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其五
(1)主治: 白血病。
(2)藥方:八仙草60克,半枝蓮30克,龍葵30克,忍冬藤30克。
(3)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2個月。
其六
(1)主治: 五淋。
(2)藥方:八仙草15克,滑石10克,甘草5克,雙果草10克。
(3)用法:水煎點水酒服
其七
(1)主治:急性膀胱炎。
(2)藥方:八仙草30克,金銀花10克,車前草30克。
(3)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其八
(1)主治:治跌打損傷。
(2)八仙草根、馬蘭根各20克。
(3)用法:水酒各半煎服。另以八仙草全草、酢漿草等分,搗爛外敷。
其九
(1)主治:治牙齦出血。
(2)八仙草100~150克。
(3)用法:水煎去渣。分3-5次服,每日1劑。
(一)別名:枸杞、杜杞子、野枸杞、血杞子、枸杞果。
(二)特征:落葉小灌木,高1米多。生于向陽山坡、田邊、路旁。枝條纖弱,彎曲下垂,幼枝有棱,外皮灰色,有長約1厘米的粗刺。葉互生,成2~3葉叢生,葉片卵狀菱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夏、秋開花,單生或2~6朵叢生于葉腋,花淡紫紅色。漿果長卵圓形,鮮紅色或橘紅色。種子多數(shù),腎形而扁,棕黃色。夏、秋果熟時采摘,先晾至外皮皺縮后曬干或文火烘干。冬采根,切片曬干或剝根皮(地骨皮),曬干。枸杞葉鮮用,臨時采集。
(三)生長環(huán)境:我國西北、華北均產(chǎn),南方也有分布,但質(zhì)地較次。
(四)性味功效:甘、微酸,平。滋陰補(bǔ)腎,益精明目。
(五)良方
其一
(1)主治:肥胖病。
(2)藥方:枸杞子30克。
(3)用法:將枸杞放保溫杯中,沸水沖泡,當(dāng)茶喝,每日1劑,連服2-4個月。
其二
(1)主治:腎虛腰痛。
(2)藥方:鮮枸杞根120克,豬前蹄1只。
(3)用法:加水燉爛,喝湯吃肉。
其三
(1)主治:腎虛,視力減退,目視模糊。
(2)藥方:枸杞子30克,豬瘦肉60克。
(3)用法:加水燉爛,分次或1次服,每日1劑。
其四
(1)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
(2)藥方:枸杞子1200克。
(3)用法:烘干,每日10克,空腹時嚼服,每日2次,連服60日。
其五
(1)主治:精子減少(或無精子)癥。
(2)藥方:枸杞子450克。
(3)用法:烘干,每次15克,晚上嚼爛咽下,連服1個月,如有好轉(zhuǎn),再服1~2個月。
其六
(1)主治:唾液分泌減少癥(老人夜間咽干少津)。
(2)藥方:枸杞子30~40克。
(3)用法:每晚徐徐嚼爛吞服,連服20~30日。
其七
(1)主治:妊娠嘔吐。
(2)藥方:枸杞子30克,黃芩10克。
(3)用法:置帶蓋搪瓷杯內(nèi),沸水沖泡,頻頻飲之。
其八
(1)主治:蚊蟲叮咬。
(2)藥方:鮮枸杞葉適量。
(3)用法:揉搓(出汁)外涂傷處。
文章轉(zhuǎn)載于《中國民間百草良方》(第三版),主編周萍,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