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云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育程度的提高及各方因素的影響,我國晚婚晚育現(xiàn)象日益增多?!吨袊裾y(tǒng)計年鑒》顯示:2007年至2016年的10年間,全國結(jié)婚的人中“30歲+”的人群占比由26. 1%升至37. 7%;導致孩子們的青春期撞上媽媽的更年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青春期和更年期這兩個時期里,人的生理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青春期是個體生理發(fā)展的第二個高峰期,看似要求獨立,其實心智并未成熟;而更年期,則是進入一個衰退期,容易出現(xiàn)失眠、情緒不穩(wěn)定、焦慮、敏感多疑、易激動等情緒。此時,孩子面臨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孩子越想要獨立,母親就越想要牢牢控制孩子。母子都處在這種人生關(guān)鍵的過渡時期,分別承受著不同的情緒問題。兩者碰到一起,如果處理不好,自然更容易發(fā)生激烈沖突。當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遇上更年期情緒波動,如同針尖對麥芒,成了眾多60-70后女性的心結(jié)。處于更年期的父母,應如何與青春期孩子進行良好溝通?其溝通技巧,父母有必要了解。
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出于保護孩子、為孩子著想的目的,在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時,總把自己放在優(yōu)勢的位置,采用一種不容對方置疑的、教訓的口吻和孩子進行溝通。說話時往往與命令、斥責、否定、訓誡、威脅,甚至是暴力等相聯(lián)系,這樣效果是最差的。
面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為人父母者應換位思考,切不可動輒訓斥、指責甚至奚落自己的孩子。父母與子女間應該成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平等對話的知心朋友。父母要感同身受孩子的學業(yè)壓力,給予適當?shù)男睦碇С峙c安慰,使子女向父母坦露心靈。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優(yōu)秀的父母非常注意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能耐著性子聽。并且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談話中的閃光點或焦慮點。所以,當孩子向父母訴說高興的事時,父母應該表示共鳴;當孩子向父母訴說不高興的事時,父母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預防孩子因焦慮感過重,而做出沖動、不理智的行為。
俗話說:“言傳身教”。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師、一面旗幟,更是一面鏡子。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父母不僅給子女以生理基因優(yōu)勢的遺傳,而且給其以人格品質(zhì)的塑造。因此,處于“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學會合理疏導自己的情緒,身體力行,用自己言行舉止感染孩子,為孩子做出示范。
2020年早已是網(wǎng)絡全覆蓋的年代。網(wǎng)絡的世界日新月異,每天、每小時甚至每分鐘都在變化?,F(xiàn)在的青春期孩子正是遨游于網(wǎng)絡世界的一代人,思想新穎、奇特。作為父母應采用多樣化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或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溝通地點是開放的,不局限在家中,可以在散步時、游玩時、活動時;溝通的方式是多樣的,不局限于用語言交談,還可以用紙條、錄音、留言、網(wǎng)絡等方式交流。這樣的溝通方式往往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尋找合適的溝通切入點,有益于增進有效溝通。父母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要找準一個合適的時機,找到合適的切入話題,讓溝通與身邊事情結(jié)合起來,恰似潤物細無聲,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溝通效果。
處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群,在緊張、恐慌的時候,會出現(xiàn)肌肉緊張、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應。此時,不要采取否認、回避、退縮,以及指責抱怨、發(fā)脾氣、沖動等不良的應對方式??梢酝ㄟ^自我放松、鍛煉,來改善上述癥狀并緩解情緒。比如:采取腹式呼吸(深而緩的呼吸)、正念打坐、身體掃描、冥想等方法,改變生理過程、調(diào)整情緒(可以上網(wǎng)查找到相應的音頻或視頻)。要學會自我安慰激勵。
給大家介紹一個腹式呼吸訓練法:找到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坐著或躺著都可以;雙手掌心輕輕地放在腹部,慢慢地深吸一口氣(持續(xù)約3-4秒),隨吸氣感受腹部慢慢鼓起來;再緩慢呼出這口氣(持續(xù)3-4秒),感受腹部慢慢回縮;重復緩慢呼氣和吸氣,練習的時間可長可短,持續(xù)幾分鐘或十幾分鐘都可以,以情緒感到平靜或達到放松為宜。
希望父母能認真對待與孩子的溝通,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