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2019年10月29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峰會在上海臨港開幕。這次科學家峰會,邀請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包括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獎、菲爾茲獎等獎項得主參加。2004年出生的談方琳,來自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其年齡是參會者中最小的,被人們稱為“最年輕科學家”。
15歲的談方琳為何參加這個世界頂尖科學家峰會呢?這是因為,她破解了世界級數(shù)學難題——斐波拉契數(shù)列與貝祖數(shù)的估計。
2018年3月,還在上初三的談方琳,憑借課題“斐波拉契數(shù)列與貝祖數(shù)的估計”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一等獎;“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主席獎、一等獎。
事實上,這已是談方琳第二次成為“最年輕科學家”。在去年的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就成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座上賓。今年繼續(xù)參會,仍是“最年輕”紀錄保持者。
因此,人們總想從談方琳的身上“摳”點兒學習秘訣,但她的回答有點兒讓人“大失所望”:不補課,不刷題。她坦言:自己甚至一次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都沒參加過。談方琳很注重自己關在家里自學,她認為參加這些補習班太浪費時間。
初一的時候,談方琳開始對數(shù)論產(chǎn)生興趣。聽說無數(shù)人在數(shù)論上栽了跟頭的談爸,沒有反對女兒的選擇,反而為她找了最擅長數(shù)論的教授來輔導。談爸的及時“相助”,省了女兒在數(shù)論研究上走彎路,讓談方琳的研究一開始就走上正軌。
談方琳將研究方向就定在了“斐波拉契數(shù)列與貝祖數(shù)的估計”上,著手對加拿大數(shù)學家蘭金(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國數(shù)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進行改進。
對此,加拿大知名數(shù)學家蘭金教授指名要拜訪這個中國女孩兒,他說:“這個問題我一直苦苦鉆研了5年都沒有弄出頭緒,最后讓中國人給破解了,而且還是一個小女孩兒,我要看看這個小家伙腦袋長的什么樣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樣的。”
對冠名“少年科學家”的說法,談方琳認為有點言過其實:自己只是嘗試著做了一點小研究課題,根本沒有炫耀的資本。如果要我說句大實話,我更喜歡追科學巨星。而科學巨星最可貴的品質(zhì)就是腳踏實地、淡泊名利。
在這個難得的科學家峰會上,談方琳還用流利的英語與坐在身邊的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獲得者吉羅·麥森伯克進行“交流”。麥森伯克已年過六旬,是世界光遺傳學的創(chuàng)始人。當被問及“您認為做課題最重要的個人品質(zhì)是什么”時,麥森伯克回答得十分認真,就是“不氣餒、不松懈、不喪失自信”。
峰會回來,談方琳每一刻都沒有放松,她的口頭禪就是“我會更加努力學習”。
才15歲,談方琳就成了舉世矚目的“年輕科學家”。網(wǎng)友們紛紛驚呼“別人家的孩子來了”!有網(wǎng)友說:別人都搞科研參加論壇了,我卻連科研的名字都搞不懂。一個網(wǎng)友的留言挺有意思:別人的15歲,我的15歲,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條消息千萬別讓我媽看到,不然自己又要被說了……
“科研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愿意用五年、十年去孕育一個對人類社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話,已在談方琳的腦海里打下了深深烙印,她表示:“十年磨一劍,將來愿意嘗試這樣的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