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瑩
微課是新興的教學資源,對小學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運用效果不盡如人意,導致微課沒有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不能助力小學作文教學的開展。如何有效開發(fā)和利用微課資源,是教師極為重視的問題。本文以小學作文教學為研究方向,對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能夠輔助作文教學。微課相比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其時間較短,因為微課內容極為精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時,能夠第一時間把握重點內容和知識點。如小學三年級一單元作文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對話書寫的方式,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制作兩人對話的場景,讓學生理解在對話中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使對話內容生動形象。第二,建立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微課最為顯著的優(yōu)點是改變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吃“大鍋飯”的情況,學生不用再隨大流,能夠根據(jù)實際學習情況,選擇觀看次數(shù)。如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觀看一遍微課視頻后就能夠領悟要點,可以直接進行之后的學習,而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到真正理解,不會再有知識點遺漏。
二、開發(fā)與利用微課資源的方法
(一)貼合課本內容開發(fā)微課資源
要想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微課資源,教師必須注重結合教材內容。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之所以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fā)與利用,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忽視了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這就好比魚兒離開了水,是沒有根基的,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結構以及語言都十分精美和嚴謹,教師可以將這些文章作為微課素材,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例如,可以將《桂林山水》作為微課制作的素材,選擇和桂林山水相關的圖片,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還可以展示泰山的圖片,通過兩者的對比獲得更為清晰的認識。然后,讓學生結合圖片仿寫文章中的片段,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將其中的重點片段和句子標注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更容易把握住重點,能在仿寫過程中快速掌握句子的結構方法。
(二)將活動過程制作成視頻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各種活動都充滿好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并將活動過程拍攝下來,制作成微課視頻,展示給學生。
例如,教師可以將運動會上同學們的精彩表現(xiàn)拍攝下來,或者隨機抓拍一些學生在課余活動時的場景,制作成微課視頻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寫一篇作文,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不會出現(xiàn)不知道寫什么的情況,還能夠激發(fā)寫作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三)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常以“四季”為題布置寫作任務,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局限,對四季的變化了解不足,只停留在冬天冷、夏天熱的階段。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感受,強化學生的認知。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與季節(jié)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如春天發(fā)芽的樹枝、嘰喳亂叫的小鳥、夏天盛開的花朵,以及秋天飄零的落葉和冬天結冰的河流,加深學生的感受,拓寬寫作思路。
綜上所述,微課對小學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運用效果不盡如人意,沒有很好地助力小學作文教學的開展。開發(fā)與利用微課資源,不僅能夠輔助作文教學,讓小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時,迅速把握重點內容和知識點,還能建立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吃“大鍋飯”的情況。學生不用再隨大流,可以根據(jù)實際學習情況,選擇觀看次數(shù),不會再出現(xiàn)知識點遺漏的現(xiàn)象。本文還對如何有效促進小學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應用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供廣大教師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