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花卉時不能只注重花本身,還要注意與背景色彩的搭配。只有主體和背景色彩相得益彰,照片才會更富魅力和韻味。
在色彩學(xué)理論中,以紅、綠、藍三原色為基礎(chǔ),可以組合出復(fù)雜多樣的色彩,通常用色相環(huán)表示。環(huán)中相互對置的色彩稱之為對比色,如紅和綠;鄰近的色彩稱之為近似色或鄰近色,如黃和綠;同一色指同一種顏色,因飽和度和明度不一樣,呈現(xiàn)出深淺濃淡之別,如草綠和深綠。
對比色色差大,對比強烈,組合在一起有相互強化的效果,能夠營造出極富戲劇感和極具張力的色彩效果。比如春天拍攝桃花等紅色系花卉時可以選擇深綠色背景互為對比,拍攝黃色系花卉時可以選擇色差較大的黑色背景來襯托,這樣會讓花朵顯得愈發(fā)亮麗嬌艷。不過,對比色雖然醒目鮮明,但也容易給人以緊張感,引起視覺疲勞,弄不好會很俗氣,所以相互組合一定要把握度。為了讓色差巨大的兩種顏色相對穩(wěn)定,可以同時降低兩種色彩的純度,以獲得相對的平衡感。
近似色相互組合和諧自然,能給人以安靜舒適的視覺享受。近似色組合起來相對比較容易,色相環(huán)上任何鄰近的顏色都可以進行色彩組合,出來的效果一般會比較和諧統(tǒng)一。比如黃與綠、黃與紅、藍與綠等,雖然顏色相近,但組合在一起,加上恰當?shù)臉?gòu)圖,主體也能很好地顯現(xiàn)出來。不過,如果近似色組合不當,畫面也會暗淡混沌,缺乏視覺沖擊,因此要根據(jù)實際拍攝情況適當取舍。
同一色相的組合雖然主體不夠突出,但如果能巧妙利用色彩虛實變化,仍能取得不錯的拍攝效果。比如想突出紅色的花蕊時,即便花瓣也是紅色,利用微距淺景深虛化前后花瓣,也能使花蕊得以突出。另外,如果能巧妙利用同一色之間的細微差別,也能拍出一些以高調(diào)或低調(diào)為特色的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