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陽
自古有言:“狹路相逢勇者勝”。句中的“勇者”一詞尤為突出,那么何為勇者?
開門見山,直指文章論述的核心——“何為勇者”,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勇者是游戲和動漫中的常見角色,本意是指那些不懼個人安危,于危機中拯救人們的、勇敢的英雄??鬃右舱f:“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心目中的勇者,是指那些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從容無懼的人。秦有慷慨悲歌的荊軻,漢有國士無雙的韓信,唐有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宋有鐵面無私的包拯,元有智勇善戰(zhàn)的木華黎,明有摧鋒陷堅的常遇春,清有全始全終的左宗棠。
先對勇者進行本意上的解釋,再引用先賢言論作為補充,為自我觀點張本;歷朝歷代典型人物信手拈來,用例適切,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
勇者致勝,恰在于他們從容無懼,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們敢于與敵人展開斗爭,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亦能在關(guān)鍵時刻正面出擊,毫不退縮。荊軻刺秦,圖窮匕見,既有刺殺前的周密計劃,又有深入虎穴自知不幸的舍生之義,徒留下“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千古絕唱。
其實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勇者,并不那么容易。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平時是很難看出來的,只有在關(guān)鍵時刻或非常時期才能判別。被后人評為“功高無二,略不世出”的韓信年輕時常常依靠別人的施舍過日子,面對市井小民的惡意挑釁甘受“胯下之辱”??梢舱琼n信離楚歸漢,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勇有大勇、小勇之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是勇者;能忍“胯下之辱”的韓信,亦是勇者。但我認(rèn)為韓信更是一位真正的勇者。他深刻地看到了項羽身上的匹夫之勇與婦人之仁,利用背水一戰(zhàn)和四面楚歌,迫使項羽自刎,這其中既有深謀遠(yuǎn)慮又有陷陣之志,是當(dāng)之無愧的國士無雙。
這部分對論點的深入論述堪稱精彩。如果說“荊軻刺秦之勇在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觀點還未出常理藩籬,那么緊接著的“勇在關(guān)鍵時刻、非常時期”“勇有大勇、小勇之別”等觀點連同關(guān)于韓信“既有深謀遠(yuǎn)慮又有陷陣之志”等評述,則彰顯了作者獨到的見解和認(rèn)知。
放眼當(dāng)下,時逢國難之際,我認(rèn)為鐘南山院士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勇者。他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與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兩度以“講真話”之勇救民于危難之際——“現(xiàn)在病原不知道,我們頂多叫遏制,不叫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很難想象,當(dāng)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之時,如果沒有鐘南山院士這樣的勇者,那么真相就會持續(xù)缺席,謠言、恐慌定會比病毒擴散得更為迅速,那該是怎樣一番黑暗的光景?更不必提鐘南山院士“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兒來”的擔(dān)當(dāng)精神,獨倚高鐵餐車一角只為盡早奔赴武漢的逆行精神……這是勇中之勇,乃真大勇者。
這部分以鐘南山院士為例對當(dāng)下的勇者精神進行闡釋,使文章富有時代氣息。同時,古今對照的寫作手法,能使論述更為嚴(yán)謹(jǐn),觀點更具說服力。
我常憧憬,當(dāng)今社會有更多的勇者,敢于講真話、做實事,也慶幸這顆憧憬之心從未落空,鐘南山、李蘭娟、張繼先、張文宏……他們?yōu)槿找嫦蛏频纳鐣L(fēng)氣打上了一針強心劑,為有著“可贊美的光明前途”的中國無畏無懼,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