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昌華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這與西方一些國家疫情失控的風險越來越高形成了鮮明對比。審視這次抗疫斗爭,我們清楚地看到,中國文化是抗疫斗爭的深沉力量。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中國這場偉大的抗疫斗爭注入了“根”“氣”“魂”。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抗疫斗爭深沉力量的“根”
深厚的家國情懷之“根”。家國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家國情懷隨著歷史一脈相承。中國人把國和家連在一起,認為國是放大了的家,家是縮小的國。只有“國泰”才能“民安”,“國之不存,何以家為”,成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共識。因此,每當國家有災有難,都有無數國人舍小家顧大家,甚至舉家紓難。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家國情懷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全國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達4.26萬人,都是一聲令下、多數還是主動請纓朝著抗疫一線“逆行”,他們的想法正如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趙春光在給他父母的信中所說的:“領國命,赴國難,縱死國,亦無憾?!备鞯乜挂咂鞑?、生活物資和錢款源源不斷馳援武漢,很多退休老人捐出了自己的儲蓄,很多邊遠山村老百姓捐出了蔬菜、臘肉,捐獻者都只有一個心愿:武漢安則國家安,國家安則小家安。就是無數在家隔離的群眾,一句“宅在家里也能為國家作貢獻”,樸素地表達了個人對國家的責任。這種家國情懷使全國迅速形成了強大的抗疫力量。
強烈的民本思想之“根”。民本思想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重民保民”“恤民憂民”等觀念,在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實踐中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揚。在這次抗疫斗爭中,民本思想更是成為一切決策和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從決定武漢封城、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輸出,到全國分區(qū)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策略;從確?;颊摺皯毡M收、應治盡治”,到多措并舉關心關愛抗疫一線醫(yī)務人員;從加強人文關懷、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到穩(wěn)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逐步推進復工復產,都是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生動詮釋。國以民為本,民則以國為家。有了民本思想之“根”,就有了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的偉力。
不屈的自強精神之“根”?!兑捉洝吩唬骸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敝袊鴤鹘y(tǒng)文化中,自強不息的精神占據重要的地位。幾千年來,這種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激勵著古往今來的中華兒女不斷地奮發(fā)圖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zhàn),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qū)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報道,廣大志愿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無不體現自強不息、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激勵全體中華兒女排除任何艱難險阻,筑成牢不可破的抗疫長城。
還應該提到的是,這次抗疫斗爭中醫(yī)藥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yī)藥文化是中醫(yī)藥的根基和靈魂,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挂咧?,中醫(yī)藥與西醫(yī)藥相互配合,深度介入預防、診療、康復全過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充分顯示了中醫(y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必將為傳承和發(fā)揚中醫(yī)藥文化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長期熔鑄的革命文化是抗疫斗爭深沉力量的“氣”
革命文化鼓舞了全國人民抗疫的士氣。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事業(yè)的精神遺產和文化傳承,它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戰(zhàn)火中淬煉而成,因而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如何激起全國人民抗疫的士氣,成為抗疫斗爭的重要任務。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革命英雄主義顯示了它的巨大鼓舞力量。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以高漲的士氣,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從高層決策者到基層黨組織,從醫(yī)務專業(yè)人士到普通老百姓,投入抗疫斗爭速度之快、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在抗疫斗爭中展現出來的敢于斗爭、勇于犧牲的史詩般的英雄氣概,極大地彰顯了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革命文化增添了廣大黨員擔當的勇氣。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共產黨人不僅是革命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革命文化的模范實踐者。在抗疫斗爭中,武漢和全國各地廣大黨員干部表現的不怕犧牲、勇于擔當、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精神,又一次詮釋了革命文化中先鋒模范作用的深刻蘊含。截至4月30日12時,已統(tǒng)計到的抗疫殉職人員共計498位,其中共產黨員330人,占66.3%;湖北首批被評定為烈士的14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犧牲的人員中,黨員占比為57.1%。廣大共產黨員在抗疫斗爭中成為一面面鮮艷的旗幟,擔當起帶領群眾打贏抗疫戰(zhàn)爭的神圣使命。
革命文化提振了打贏抗疫之戰(zhàn)的浩氣。革命文化既有“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悲壯,又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既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自信,又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勇。這些革命文化的元素已經深深植入中華民族血液中,在這次疫情發(fā)生以后凝聚成打贏抗疫之戰(zhàn)的沖天浩氣。黨和國家領導人堅定地宣示“武漢必勝”“中國必勝”,援鄂抗疫醫(yī)療隊隊員們自信地寫下“此役,萬余白衣,共赴國難,成功之日,相去不遠”,國家、社會、個人一起為打贏抗疫之戰(zhàn)作出巨大犧牲,都表明用革命文化提振起來的中華民族的浩氣,成為抗疫斗爭必勝的巨大內力。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抗疫斗爭深沉力量的“魂”
科學理論為抗疫斗爭提供立場方法指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科學理論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這場抗疫斗爭是對各級黨委、政府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tǒng)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的嚴峻考驗,科學理論為我們經受這些考驗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疫情發(fā)生以后,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及時制定疫情防控戰(zhàn)略策略,并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堅持抗擊疫情和經濟發(fā)展兩手抓、兩不誤,不僅使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tài)勢不斷拓展,而且能夠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貫穿著科學理論以人為本的立場和實事求是、唯物辯證、依靠群眾等方法論。
核心價值觀為抗疫斗爭奠定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文化中具有引領作用,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中國在抗疫斗爭中表現出驚人的力量,在疫情防控、后勤保障、輿論引導以及恢復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都體現了英勇無畏、眾志成城的偉大氣概,這都是因為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出正確價值導向,形成了全國奮發(fā)向上、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激發(fā)了與子同袍、共克時艱的共同愿望,凝聚了戰(zhàn)勝疫魔、保家安國的中國力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動情地說:“我一生之中從未見過如此的動員!”這種史詩級的全國總動員,只有在強大的共同價值觀基礎上才能實現。
中國精神為抗疫斗爭聚集民心偉力。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這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這場嚴峻的抗疫斗爭中,不管是奮不顧身沖鋒在前的廣大黨員干部,還是義無反顧奔向一線的廣大醫(yī)務工作者;不管是真誠奉獻的廣大志愿者,還是慷慨捐款捐物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都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全國上下科學決策解危局,精心籌劃應變局,千方百計促生產,迎難而上補短板,都是把創(chuàng)新作為解決各種問題的最有效方法。中國精神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得到了發(fā)揚光大。
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抗疫斗爭不獲全勝決不能輕言成功。但我們堅信,歷久彌新、內力強大的中國文化一定會給我們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戰(zhàn)勝這場疫情,并使我們在經歷了這場磨難之后,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充滿前進的力量。
(作者系原中共湖南省委講師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