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騰殊,林克濤,徐建宇
(1.泉州師范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2.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302)
反硝化聚磷菌(DPB)是一類在厭氧/缺氧交替環(huán)境下富集的微生物,它能夠以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利用同一碳源在同一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同步反硝化和聚磷[1-2]。與傳統(tǒng)的好氧聚磷菌(PAOs) 相比,反硝化聚磷菌能同時完成脫氮除磷,避免了反硝化菌與聚磷菌對碳源的爭奪,實現(xiàn)了“一碳兩用”,提高低碳源條件下脫氮除磷效率[3-4],不僅節(jié)省了能耗,還降低了污泥產(chǎn)量[5]。近年來對于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處理工藝中的存在條件、存在比例與污水處理工藝和運行方式的關系研究還鮮有報道[6-7],因此本研究以2種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活性污泥為研究對象,構建一個可復制的分析厭氧釋磷、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實驗研究,旨在為優(yōu)化污水處理廠運行方式,改良除磷性能提供理論支持。
2種工藝污泥來源分別是 :CAST生物處理工藝活性污泥取自泉州城東污水處理廠,卡魯塞爾氧化溝處理工藝活性污泥取自東海污水處理廠,污水廠污泥均取自好氧段出口活性污泥。
泉州城東污水處理廠于2017年改造修建,建設規(guī)模為45 000 t/d,采用CAST生物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設施主要包括粗格柵、進水泵房、細格柵、旋流沉砂池、CAST生物池(厭氧、缺氧和好氧區(qū)比例為1∶2∶1)、接觸消毒池、尾水泵房、鼓風機房和污泥脫水車間等。
東海污水處理廠于2017年改造建設,設計規(guī)模25 000 t/d,采用卡魯塞爾氧化溝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設施主要包括泵房,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卡魯塞爾氧化溝(曝氣區(qū)和非曝氣區(qū)比例為1∶1)、二沉池、消毒設施、污泥緩沖池、污泥脫水間等。
每種污水處理工藝活性污泥實驗取樣分為3個部分:厭氧釋磷、好氧聚磷、反硝化聚磷。實驗在25 ℃的溫度下進行,將從2種工藝獲得的等量活性污泥水樣置于密閉的反應裝置中,加入碳源(NaAc,COD為200 mg/L),厭氧過程共3 h,取樣時間分別為0 h、1 h、2 h、3 h。厭氧3 h結束后,將活性污泥分為2份倒入紅色桶內(nèi),每個桶中為4 L泥水混合物,其中一份加入濃度為40 mg/L硝酸鹽氮,另一份進行曝氣處理,分別在時間為3.25 h、3.5 h、4.0 h、5.0 h、6.0 h、7.0 h時進行取樣(時間是延續(xù)厭氧過程后),溶解氧控制在2.0~3.0 mg/L。為了在厭氧和缺氧階段使活性污泥保持懸浮狀態(tài),保持一定的攪拌頻率。取樣后的水樣用離心機快速泥水分離,取得上清液進行實驗。
所取水樣經(jīng)離心(3 000 r/min)5 min后測試,化學需氧量(COD) 采用重鉻酸鉀法,硝態(tài)氮(NO3--N)采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總磷(TP)采用過硫酸鉀消解-鉬銻抗分光光度法。
CAST工藝中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聚磷和好氧聚磷特性如圖1所示:在厭氧階段,反應系統(tǒng)中的COD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其濃度由216.48 mg/L下降至160.98 mg/L,此時COD主要是供給聚磷菌合成PHB,表現(xiàn)為釋磷過程??偭诐舛扔?.58 mg/L升至21.39 mg/L,由此說明活性污泥中有除磷菌的存在,在厭氧階段表現(xiàn)出良好的釋磷現(xiàn)象;同時發(fā)現(xiàn)在厭氧階段硝酸鹽氮濃度基本保持穩(wěn)定。
由圖1可知,在好氧階段,曝氣后馬上開始聚磷,說明該系統(tǒng)中聚磷菌活性較強,對環(huán)境變化比較靈敏。COD濃度從160.96 mg/L下降到76.33 mg/L,總磷濃度從21.39 mg/L下降到8.05 mg/L,表現(xiàn)出良好的脫氮除磷性能。在缺氧階段,反硝化聚磷過程中,總磷從21.39 mg/L下降到12.48 mg/L,硝酸鹽濃度從41.08 mg/L下降至8.33 mg/L,表現(xiàn)出良好的反硝化聚磷性能,主要因為碳源(電子供體)和硝酸鹽(電子受體)沒有同時存在,并且在反硝化聚磷過程中有足夠的硝酸鹽才保證了該系統(tǒng)中反硝化聚磷的順利進行。
圖1 CAST工藝中活性污泥厭氧釋磷和好氧聚磷特性 Fig.1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erobic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sludge in CAST process
在城市污水廠的A/O工藝中,取回的活性污泥其厭氧釋磷、好氧和缺氧聚磷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在厭氧階段,COD濃度從232.16 mg/L下降至194.88 mg/L,總磷從1.58 mg/L升至18.72 mg/L,說明活性污泥表現(xiàn)出明顯的釋磷現(xiàn)象,硝酸鹽氮變化不明顯。在好氧階段,總磷濃度從18.72 mg/L下降到8.67 mg/L;對比反硝化階段,總磷濃度從18.72 mg/L下降至15.42 mg/L,總磷濃度變化不大,硝酸鹽氮濃度從42.48 mg/L下降至5.83 mg/L,COD濃度從194.88 mg/L下降到69.63 mg/L,卻沒有明顯的反硝化聚磷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缺氧段有大量外碳源存在時,反硝化聚磷菌優(yōu)先利用碳源進行內(nèi)PHB積累而不是過量吸磷,當系統(tǒng)中的碳源較少或沒有時,反硝化聚磷菌才會利用體內(nèi)積累的PHB攝磷,所以進入缺氧段,較高濃度的COD會直接影響反硝化聚磷的效果。在沒有發(fā)生反硝化聚磷現(xiàn)象時硝酸鹽濃度依舊下降,是因為污泥中反硝化菌與反硝化聚磷存在碳源的競爭,通常是反硝化菌優(yōu)先利用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COD濃度也隨之降低。
圖2 A/O工藝中活性污泥厭氧釋磷和好氧聚磷特性Fig.2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and aerobic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sludge in A/O process
根據(jù)對污水處理廠的CAST工藝和A/O工藝活性污泥反硝化聚磷實驗可知,CAST工藝和A/O工藝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好氧和缺氧聚磷,2種工藝中好氧聚磷率均高于缺氧聚磷率,CAST工藝中好氧聚磷效率為3.34 mgP/h,反硝化聚磷效率為2.23 mgP/h,反硝化聚磷菌所占比率為2.23/3.34 = 66.8%。A/O工藝中好氧聚磷效率為2.54 mgP/h,反硝化聚磷效率為0.83 mgP/h,反硝化聚磷菌所占比率為0.82/2.54 = 24.9%,由此可見CAST工藝反硝化聚磷效率優(yōu)于A/O。對2種工藝進行比較分析可知,CAST工藝厭氧、缺氧和好氧區(qū)比例為1∶2∶1,水力停留時間為8 h,A/O工藝厭氧/好氧時間比為1∶1,水力停留時間為7 h,說明反硝化聚磷能力較強的CAST工藝具有較長的厭氧/缺氧區(qū),污水處理工藝中較長的厭氧/缺氧時間有利于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
1)活性污泥的聚磷量與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方式有關,具有厭氧、缺氧和好氧的污水處理工藝中均有PAOs和DPB的存在,CAST工藝中DPB所占比例高于A/O工藝。
2)CAST工藝中DPB所占的比例為66.8%,A/O工藝DPB所占的比例為24.9%,CAST工藝聚磷能力優(yōu)于A/O工藝,主要是因為CAST工藝具有較長的厭氧和缺氧區(qū),對磷的去除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