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咱們認識了改變紙的形狀結構,讓它“柔弱變剛強”的方法,這一期咱們要正式造橋啦!
動手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科技運動會中“紙橋承重”的比賽規(guī)則。
簡單來說,“紙橋承重”比的就是誰造的紙橋最牢固、能承受的壓力最大。不用說,造橋的材料只能是紙,可以使用膠水、雙面膠等粘接材料,但絕不能用其他承重材料;而且為了公平起見,紙的類型、質(zhì)地、大小、數(shù)量都是有規(guī)定的。(當然,如果是在現(xiàn)實中造真橋,選什么種類、品牌的材料反而是大問題,需要慎重考慮。)
紙橋必須有一定的跨度和高度。這也很好理解。比如一條河寬10米,那么河上的橋跨度一定得大于10米,不然怎么過得了河?還有,橋下可能需要行船,高度不夠,船過不去可不行。橋越高,跨度越大,造起來就越困難,越需要優(yōu)質(zhì)的材料、高超的建造工藝,以及巧妙的結構設計。
符合規(guī)定的紙橋造好后,還要稱一稱紙橋本身的重量,然后再往橋上加重物。承重量最大的橋梁勝出;而如果兩座橋承重相等,則自重小的獲勝。
了解完規(guī)則,咱們不難看出,獲勝的關鍵在于橋梁結構的設計。所以咱們制作紙橋的第一步,就是要設計出橋梁結構。
上一期咱們已經(jīng)知道了紙結構的一些基本形狀和組合方式,咱們可以天馬行空地把各種結構進行變化、組合,設計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結構。把想到的結構大致畫下來,形成草圖。
光有草圖肯定不夠,接下來咱們可以畫出1∶1或等比例縮放的詳圖,按照詳圖的尺寸來加工各個結構部件。
部件的加工也需要一定技巧?,F(xiàn)實中,不同的造橋材料牢固程度不一樣,竹、木等材料肯定不如鋼筋水泥堅固;鋼筋水泥又有各種品牌、型號;還有形形色色的新式材料,層出不窮……雖然咱們造紙橋材料只能用規(guī)定的紙,但也能玩出許多花樣來。比如紙卷得越緊實,做出來的部件就越牢固。再如同型號的部件,誤差越小肯定就越好。這些加工技巧都需要反復練習,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
部件的連接同樣很重要。連接方式主要有粘接和插接。使用膠水或雙面膠等黏合劑粘接部件時,接合處外面還可以再粘一層紙進行加固。插接類似中國古代的榫卯結構,采用凹凸部分相結合的方式連接兩個部件。當然,兩種方式也可以綜合起來使用。
好了,理論講得再多也不如動手試試。在實踐過程中你會有很多很多的新發(fā)現(xiàn),到時候大鴨梨還要向你取經(jīn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