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丹
摘 要:音樂學科作為傳統(tǒng)課程,在國家中小學課程設置中一直都正常開設,但是在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學卻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與發(fā)展,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越來越意識到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特別是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文章對音樂課堂教學的學生素質提升進行探討。
關鍵詞:素質;音樂課堂;策略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首先,人們過度追求金錢、名利,重視結果忽視過程。在家長心目中,學音樂不實用,對升學沒有幫助,除非高考考音樂專業(yè)。這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的觀念。小學音樂教育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小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生活的品味和情調。在音樂課上,教師與學生要處理好關系,做到亦師亦友,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修養(yǎng)都得到提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這是音樂教育的本質,也是社會的發(fā)展方向。但是,由于人們對本質的認識錯誤,導致音樂課堂教學脫離了原本的目標。
其次,音樂教學目標比較模糊。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行為往往是盲目的,例如,很多學生只是為了獲得相關的證書或文憑,其實他們并不是真正喜歡音樂。對小學生來說,學習音樂或許是為了將來考得一個更好的學校,因此音樂教師們只是為教學而教學,完全忽視了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設計高水準的問題
在音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還要想辦法設計好問題,給予學生更好的啟發(fā)。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提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時,還要與教材內(nèi)容相適應,不能為了問題的新穎而偏離教材,這樣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中高年級的音樂課上,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握發(fā)聲的力度、把音調唱準,引導學生唱高音和弱音,讓他們對比,找技巧。再比如學習《白鴿》時,可以用和平鴿進行導入,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白鴿的形態(tài)美,會把學生帶進音樂的意境,然后再讓學生分組練習。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肯定要比直接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二)實施高效的教學方法
音樂教學方法頗多,但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很好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少的。我們說“學無止境”,也可以說“教無止境”。教學方法雖多,但要想挖掘更好的是很艱難。我們對待教學方法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挖掘,挖深了之后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再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就能夠嫻熟地運用一種教學方法。由此可見,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好用,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教材賦予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這才是重中之重。比如在開展爵士樂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帶唱等多種形式來組織,也可以通過分組演奏進行競賽。這樣學生不但提高了學習爵士音樂的興趣,還能對爵士音樂的特點、韻律進行更好的理解,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當前,學生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強,因此他們也喜歡親身體驗各種經(jīng)歷。所以,音樂老師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音樂教學,尤其是一些新穎的形式。比如,學生們對音樂會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去過大型的音樂會,老師就可以利用這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氣氛。
(三)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很多老師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呵斥,導致學生們害怕老師、畏懼老師,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那些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他們對音樂課非常反感,學習也是非常被動的。因此,音樂老師們需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要樹立一個師生對等的和諧關系,老師雖然是教育者但是也不能總是“端高姿態(tài)”,應該與學生多加強溝通交流。隨著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深入人心,共建民主課堂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平等相處,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課堂氛圍才能真正地活躍起來,并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當作好朋友一樣看待,并能讓學生也愿意和教師交朋友,這樣相互之間才能敞開心扉,寓教于樂。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采取聊天對話式的教學,這同樣會取得學生的信任,并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和學生搞好關系,建立融洽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幫他們解決。此外,提問也一定要注重方法,讓學生們在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不斷增長知識。
(四)合理的評價與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也需要教學評價來評定,通過評價可以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有詳細的了解。老師根據(jù)教學評價對以往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對今后教學目標進行調整,由此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率。對于音樂課程教學來說,評價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尤其要重視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另外,課堂教學評價一定要從學生實際水平、心理特點等出發(fā),給予學生適當?shù)目洫?,提高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反思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老師們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不斷反思,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項重要指示。老師經(jīng)過反思可以總結教學中的不足和優(yōu)勢,為未來的課堂教學提供借鑒,可以讓課堂精益求精。
(五)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時代的音樂教學課堂中,應該堅持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比如在學習《江南好》時,這首歌詞特別優(yōu)美,意境也非常好,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江南的風土人情,還有一些風景如畫的畫面,再介紹一下江南的氣候特點,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幫互學。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容易跑偏,學生在組織活動的時候容易偏離教材,偏離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及時制止,引導學生回到課堂教學的正道上來,這樣也是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發(fā)揮好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
(六)小組成員搭配合理,分工明確
小組成員的搭配非常重要,老師應該充分考慮整個班集體的情況,精心巧妙地組合各小組成員,爭取做到每個小組的水平均衡,每個小組都應該有學習成績好的與學習成績差的,男女數(shù)量也要平衡,而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不能有的小組性格過于活躍,有的過于沉悶。小組成員的分配要合理,每個小組要有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因為有些學生的性格比較內(nèi)斂,不喜歡出風頭,做事不是很積極,這樣必然會影響小組的整體教學效果。在小組中引入活躍分子就會產(chǎn)生鯰魚效應,帶動整個小組生機勃勃。另外,在小組分工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有分工,都要為自己的小組做出貢獻,不能允許有的小組成員無所事事,這樣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了。實踐表明,學生還是比較喜歡音樂課的,只要教師組織得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他們必然會愛上音樂課。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高度受重視的今天,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也要同步得到提高。在新課程改革以后,音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音樂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音樂老師們還需要不斷改進和探索,不管是課堂教學還是教學方法都需要不斷進步,這樣才能真正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龍培煙.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J].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