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江
巧工司馬
漢印的制作有鑄、鑿、琢、鐫等多種技法,因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線條。其形有粗、細、直、曲、方、圓,其位有橫、豎、斜、傾,其性有剛、柔、勁、秀,其別有大、小、長、短等等。其中,直線和曲線,則是篆刻線條的主要形態(tài)。
漢印中的文字構成線條,以直線為主。直線表現(xiàn)出堅硬、力量、嚴肅、質樸等特點。但在不同制作手段下,不同印材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線條感覺與審美心態(tài)也各不一樣。
1.雄渾的線。其線的形態(tài)較粗較長,表現(xiàn)出雄渾、豪放、蒼勁之感。由于密而實,且主要線橫平豎直,故而更能體現(xiàn)嚴峻、理性的美和厚道莊嚴的情。如漢鑄印中粗白文和粗率刻印一路,即有此特色。
2.健壯的線。這類線條雖多是直線,但線條一般沒有漢鑄印滿白文一類粗,而是稍細,線條與間距的寬度相距不遠,線條表面較光潔,因此彰顯出剛強、健壯、敦厚等特點。如《巧工司馬》印。
陳留太守章
3.剛直的線。這類線直而較細,多為玉印。它給人的感覺是剛毅、挺拔而明快、瀟灑且空靈,如《陳留太守章》中之線條。
如果說直線表示平穩(wěn)、安定的話,那么曲線則具有與之相對的效果。它給人以動感、輕快、溫柔、秀美之感。同時由于程度不同(如粗、中、細),曲線也表現(xiàn)出相對不同的美的概念。
1.較粗潤的曲線。這類曲線,由于線條粗、外表圓潤,因而有深厚、豐滿、圓渾、華貴之感。在漢鑄印、玉印和偏圓轉一路印中多如此,如《上官建印》。
上官建印
2.較細勁的曲線。這種曲線(包括弧線),線條雖細但極富彈性,其線較長,其表較為光滑圓潤,因此顯得有運動感,具有輕松愉快、溫柔勁麗之美。在漢印中多以玉印和漢朱文一路線條為主。每印中字的結體、線條均有不同程度的圓轉角與弧形線;有的則是以直線為主,但在轉角部位稍有弧轉之勢,這種線在書法中稱為“折釵股”。
3.柔秀一路的曲線。這類線條多為屈曲盤繞,故其線細長光潔具有纖麗、溫柔、神秘之感。在漢印中,以殳篆或部分鳥蟲篆作品為代表。如《郭襄私印》,其線屈曲繚繞、細勁而有力。
郭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