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好萊塢導演的新銳力量之一,從1998年獨立指導的《追隨》到2017年的大型戰(zhàn)爭片《敦刻爾克》以來,共導演了十部電影作品。諾蘭的電影形成了獨有的“諾蘭式”非線性敘事風格,對當代電影的創(chuàng)作結構和非線性敘事方式都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可以說是好萊塢電影體制下的電影作者。
關鍵詞: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非線性敘事
1 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及作品風格
克里斯托弗·諾蘭最初以創(chuàng)作獨立電影起家,后進入好萊塢,在短短的二十年間這位英國電影人便躋身國際頂級導演序列,其導演的十部電影作品都獲得了巨大的票房回報。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認為電影從來都不是作為純粹的商業(yè)產品或者藝術形式而存在,它是二者相結合而成的特殊藝術作品,而其所創(chuàng)作的電影作品也忠實地踐行了這一原則,真正做到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藝術與商業(yè)并存的同時,也是一名“電影作者”。
諾蘭第一部電影《追隨》將碎片化的非線性敘事風格通過獨特的時空敘事手法表達;《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打造成與漫威公司匹敵的超級英雄,以高超的敘事技巧彌合了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yè)性;《盜夢空間》將意識領域外化,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意識領域以擴展空間的格局;《星際穿越》以天體物理學知識為科學依據,穿梭于太空及時空之間等等。諾蘭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復雜的非線性敘事結構,使電影的故事時間、空間與情節(jié)時間、空間發(fā)生交錯,帶來了敘事革新的一次大膽嘗試,無論是前期的《追隨》、《記憶碎片》,還是《敦刻爾克》等,諾蘭都力圖將非線性敘事手法發(fā)揮到極致。獨特而繁雜的敘事手段使得原本簡單的故事變得更有敘事張力,更具心理意蘊和哲學內涵,還將故事懸念、人物懸念和物品懸念等懸念設置手段有機地融入其中,使觀眾長久地沉浸于其作品敘事之中。
2 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的非線性敘事特征
2.1 敘事內容的懸念性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作品始終保持著一種神秘、詭異,電影的懸念往往和欺騙結合在一起,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諾蘭力求挖掘和展示一個單獨個體在面對整個社會時無法擺脫的孤獨狀態(tài),把懸疑從結構和故事提升到了主題的高度。電影《記憶碎片》中欺騙成為本片最大的懸念,片中的其他小的懸念都在這個大懸念下設置的,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不是在故弄玄虛,而是不斷地拷問人存在于世界上的真實性和可能性的問題,體現(xiàn)了電影主題的懸念性?!吨旅g》中魔術師靠掩蓋殘酷的事實來活著,不得不在謊言和痛苦的旋渦中徘徊。《盜夢空間》也是將欺騙和懸念深入到人類精神的最底層,即無意識層。
2.2 敘事結構的復雜性
線性敘事是按照時間或者空間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進行敘事的模式,非線性敘事則完全打破了線性敘事的規(guī)范,具有明顯的后現(xiàn)代敘事的特征,在電影中,主要表現(xiàn)為導演人為的打碎時間和空間的順序,打破故事的原有結構,對時空和故事進行重新的調整,以表達導演所要傳達的意圖和主題??死锼雇懈ァぶZ蘭導演的電影有著標志性的非線性敘事結構,迷宮式的復調敘事打破了好萊塢傳統(tǒng)的敘事模式,交叉并行的時間線索和畫面突轉的空間跳轉給觀眾以眼花繚亂的審美體驗。
非線性敘事不以因果邏輯為敘事線索,而是在敘事時空中進行無序的敘述,呈現(xiàn)出碎片化、多視角的特征。電影《追隨》中有三條時間線相互交錯,分別是主角在三種不同外表下所進行的活動,并且三條線索并進、層層深入,隨著劇情發(fā)展,時間線出現(xiàn)交匯,故事在最后時刻才真相大白。諾蘭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后在倒敘的基礎上又將時間徹底地敲碎,再將這些時間的碎片按照他的邏輯順序粘貼在一起,使作品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在《記憶碎片》中,諾蘭徹底打亂了時間線,給觀眾帶來解謎的快感,影片以黑白影像順序敘事、彩色影像倒序敘事,以照片、紙條和紋身為線索將兩條故事線交替講述。黑白影像與彩色影像通過零散的切割融合,完全擾亂了情節(jié),情節(jié)就此成為不連貫的,極具跳躍性的片段,大量懸念與反轉的鋪陳更是使得影片的戲劇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吨旅g》將人物置于并行的時空進行故事的講述,在影片中,諾蘭對人物進行了解構與復制,這種解構與復制是通過人物與人物的關系來實現(xiàn)的。一本秘密日記帶我們走入魔術師的世界,通過臺詞及兩本日記實現(xiàn)時間線的切換,形成了套層結構,并在此過程中埋下了大量的隱喻及伏筆。
3 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的現(xiàn)實價值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作品有著對夢境和意識的探求,對現(xiàn)實世界真實性的思考,并且完美的融合了電影的商業(yè)與藝術的二元性。電影《盜夢空間》注重對人的潛意識進行探索;《記憶碎片》中萊納在自己身上紋著:相信事實,記憶誤人;《致命魔術》的開篇進行設問:你在認真看嗎?諾蘭電影有著深刻的哲學意義,他善于運用開放性的哲學思想去構建影片的敘事結構和機理,更新了受眾對社會和自我的認識,以聲畫影像的方式將心理學知識和哲學內涵灌輸到敘事過程中,通過對人物個性的刻畫,生命境遇的抉擇挖掘人性共有的內涵,彰顯了敘事張力。
諾蘭導演的電影真正做到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同時也極具藝術價值。他以巧奪天工的手法,善于以移花接木的方式,構建的“敘事迷宮”,感知觀眾的“好奇本能”和“后現(xiàn)代認知方式”,制造驚險、離奇、新鮮的故事情節(jié)征服觀眾。在藝術上,《盜夢空間》和《記憶碎片》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黑暗騎士》主題內容涵蓋了恐怖主義、越界權力等美國的熱點話題,充滿了人文關懷和藝術張力;《蝙蝠俠》內容深刻,體現(xiàn)了善和惡的本性。在商業(yè)上,《蝙蝠俠之開戰(zhàn)時刻》全球票房達3億美元;《蝙蝠俠之暗夜騎士》全球票房達10億美元,諾蘭的電影兼顧藝術性與商業(yè)性,成功地找到了兩者之間的平衡,實現(xiàn)了電影思想內涵和盈利的雙贏。諾蘭電影在題材選取、主題設置、敘事手法、剪輯視覺、表現(xiàn)風格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也對中國電影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啟示。
參考文獻
[1]楊曉.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敘事策略研究[J].電影文學,2018(07):62-64.
[2]王傳領.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的文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7.
[3]常一賓.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的敘事藝術[J].電影文學,2017(02):62-64.
作者簡介
孫藝倩,東北師范大學 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2018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