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著名醫(yī)學家與養(yǎng)生家李杲指出:“人以胃氣為本?!闭f的是消化機能代表著人體的抗病能力。李杲認為,胃是人體能量的發(fā)源地,胃氣充實則身體健康,因此長壽的關鍵就在于保養(yǎng)脾胃。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養(yǎng)護胃氣是養(yǎng)生保健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我國歷代醫(yī)家都重視保養(yǎng)胃氣,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人的壽命長短,與元氣的強弱密切相關。元氣是生命活動的源泉,它依賴食物的滋養(yǎng),食物的消化又依賴脾胃功能,如果不注意飲食導致胃氣不足,則必然多病早衰。而且,老年病人只要胃納好、消化功能不衰,那么治病時往往療效比較良好。胃納差者,即便小病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療效。對于造成內傷脾胃的病因,李杲總結了相應的養(yǎng)生方法:
一、心生怒氣、恐懼、憂慮、悲傷,都有傷胃氣。如果長期精神失調,消化功能就會失常。因此在進食的時候應該心平氣和,一切反常的情緒都應盡力排除,才有利于胃的消化。
二、食不過飽,方能寬胃以養(yǎng)氣。三餐要定時、定量,每頓飯食八分飽為宜。使胃中食物不致擁塞,有利于胃腸寬松蠕動?!拔覆缓?,臥不寧?!蓖聿透鼞撋偈常駝t造成胃腸負擔加重,會導致失眠。
三、飲食不過咸、不過甜。盡量少吃咸肉、咸蛋、咸魚、蜜餞、甜果汁、糖制糕點等食物,長期高鹽、高糖飲食有傷元氣,對于腎功能更加有害,還會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四、食物以清淡為上,少食肉,多食粗糧和蔬菜。少吃肉類,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患癌的風險,更不易得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能總體改善消化功能并減少便秘的發(fā)生。
五、胃喜溫熱,最忌寒涼。胃需要保暖,多吃熱食可以幫助養(yǎng)潤胃氣。若經常吃寒涼食物,則必然會損傷胃功能。即使在炎炎夏天,也不應該進食冰水等冷飲。冷飲容易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失調,老年人吃冷飲除了會引起腸胃不適外,還可能引起腦血管痙攣,引發(fā)心絞痛等。因此,夏天宜飲用溫熱的茶水為上。(摘自《新民晚報》 孔瑞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