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在2020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節(jié)骨眼上,一則“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就開始刷屏網(wǎng)絡(luò)。一夜之間,藥店“雙黃連口服液”基本脫銷。事實證明,雙黃連口服液對新冠肺炎的療效極其有限,根本不是某些所謂的專家和哄搶雙黃連口服液的人想的那樣。
歷史有驚人相似之處。2003年,SRAS肆虐的時候,有人說“板藍根抗SRAS”,于是各地板藍根價格飆升,很快賣光。
在生活中,你還聽到過哪些謠言?你對這些謠言有著怎樣的思考?請以“謠言止于智者,理性不可或缺”為標題作文一篇,要求:(1)寫成議論文;(2)必須聯(lián)系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謠言;(3)不少于800字。
謠言止于智者,理性不可或缺
◎王虎森
有一段時間,雙黃連被人搶光了,原因是人們聽說這種藥對新冠肺炎疫情有療效,且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每到非常時期,總會有很多人搶購一些東西。比如2003年SRAS肆虐的時候,醋賣到了80塊錢一瓶,板藍根被哄搶一空。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很多中國人搶著囤積食鹽。當時我所在的學校,有位女同事,她的母親一次性買了近千斤鹽,是請人開拖拉機把鹽運回家的。這位老人非常高興,但不久,她的煩惱就來了:那么多的鹽,她一家怎么吃得完呀?
鹽還好,不容易變質(zhì),放在家里慢慢吃??呻p黃連和板藍根之類的藥就不同了。既然買了,那就要吃;既然它的作用如此明顯,那就多吃一點。結(jié)果怎么樣?有副作用!本來沒毛病的身體最后吃出了毛病。
我沒去買雙黃連,并不是我沒有一雙捷足,而是壓根兒就不相信那個說法。吃一塹,長一智,我是從SRAS肆虐的2003年走過來的,我長了一點記性,不想湊這樣的熱鬧。
人面對像新冠肺炎這樣的災難時,產(chǎn)生恐慌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必然的。俗話說,病急亂投醫(yī)。溺水之人,看到一根稻草,不管它能不能救命,先抓住了再說。稻草雖救不了命,但也不至于起反作用??墒侵{言,根本起不到稻草的作用,它不但不能救命,反而“謀財害命”。
中國有十四億人,庫存再多的東西,都經(jīng)不住中國人的哄搶。只要發(fā)生哄搶商品,那些不良商家就會趁機漲價,大發(fā)“災難財”。好在政府有了前車之鑒,這次打擊哄抬物價的措施非常得力,保障了人民生活的基本穩(wěn)定。
謠言是不實之詞,是無稽之談,它們讓社會更加混亂,讓民眾更加恐慌?!按竽懠僭O(shè),小心求證”是胡適的名言。造謠者呢,有大膽假設(shè)的勇氣,卻根本不去小心求證。傳謠者見風就是雨,甚至添油加醋。信謠者深信不疑,且付諸行動。我們現(xiàn)在與新冠肺炎疫情作戰(zhàn),有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截斷它的傳播途徑。洶洶的謠言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我們更要斬斷它們的傳播鏈條。
政府必須依法打擊造謠傳謠者。在打擊的過程中,執(zhí)法機關(guān)必須自始至終“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法律的事情,法律說了算”,不能操之過急。打擊是一方面,另外,還要讓真正的醫(yī)生、專家和學者站出來,把與謠言有關(guān)的事實解釋清楚,讓民眾心里清楚明白。這一次,我就相信以鐘南山為代表的學者,他們有一分事實說一分話,拐點沒到就說沒到,下結(jié)論為時尚早就說為時尚早。
普通民眾,在瘟疫面前,一開始很可能是無頭蒼蠅,但應該盡可能快地冷靜下來,利用理性和常識進行判斷。說話是要負責任的,你的每個結(jié)論,根據(jù)是什么?如果沒有根據(jù),那不就是胡說八道嗎?有些謠言是很誘人的,因為它們是針對大家一直深惡痛絕的對象的,只要反對它們就是正確的。而我要說,不管你反對誰,你得有充分的根據(jù)和理由。如果用不實之詞強加到別人頭上,哪怕你是強加到希特勒的頭上,也是造謠!現(xiàn)在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guān)鍵時期,別讓謠言擾亂了我們的心情和意志。古人說,流言止于智者。要做個智者并不難——保持理性,用常識思考,別見風就是雨,明白添油加醋就是添亂的道理。
學生點評
老師的文章中寫到的2003年和2011年的那些事,他印象深刻,而我們學生幾乎就沒什么感覺。我認為,老師用“救命稻草”這一成語和胡適的名言,真的做到了活用,分析也很透徹,并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實用。
題意簡析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你聽到了哪些謠言?在歷史上,或在以前的生活中,你還聽到過哪些謠言?你對謠言應該有一個深入的思索過程:什么是謠言?謠言為什么會產(chǎn)生?它們是怎樣產(chǎn)生的?人們聽到了這些謠言之后,會有什么樣的想法、說法和做法?謠言有什么危害?你認為,在謠言面前,我們該怎么做?
將這些問題思考成熟之后,用流暢的語言將思考的成果有條理、合邏輯地表達出來,這樣,一篇作文就成功了。
謠言止于智者,理性不可或缺
◎湯佩璋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的時候,許多謠言被一些不法分子編造出來,而且發(fā)到了網(wǎng)上。網(wǎng)絡(luò)這個工具真厲害,這些謠言很快就傳播開來。
疫情期間,人們?yōu)榱俗陨淼慕】蛋踩?,真的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只要一聽到與疫情相關(guān)的信息,不管有沒有經(jīng)過證實,就選擇相信。非常時期,人們普遍懷有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這是可以理解的。相信之后,他們還會主動轉(zhuǎn)發(fā)這些信息。這些信息里面就有謠言,于是他們不知不覺成為了信謠者和傳謠者。
我爺爺就是其中之一。爺爺非常關(guān)注疫情,每當出現(xiàn)關(guān)于疫情的新信息,他都會轉(zhuǎn)發(fā)到他手機微信的各個群。其中有一個信息是說,病毒會在攝氏26-27度的環(huán)境下被殺死,所以要我們多曬太陽,就能殺死病毒。
當時我就提出疑問:人的正常體溫都到了37度。如果這是真的,為什么病毒還能在人體存活并影響人體呢?
結(jié)果,五分鐘不到,微信小助手就提醒爺爺,這條信息含有不真實內(nèi)容,已被多人投訴,請核實并謹慎轉(zhuǎn)發(fā)。
這樣的謠言還有很多,比如公廁內(nèi)干手器能在30秒內(nèi)殺死病毒,家里室內(nèi)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高可以抵御病毒等。李蘭娟院士表示在攝氏56度的溫度下30分鐘可以殺死病毒,很顯然干手器、調(diào)高空調(diào)溫度這些都是不現(xiàn)實的。
為什么包括我爺爺在內(nèi)的許多人會相信一些不靠譜的謠言呢?首先肯定是有很多人在說。一兩個人在傳,大家可能不會相信。但是當有很多人在傳的時候,有些人就會不假思索地相信。有些人雖然對謠言半信半疑,但因為身邊的人都這么說,于是就從眾了。成語三人成虎,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其次,有些信息看似有一定的科學性,它們使用了一些科學術(shù)語,讓人看起來很科學,再舉一些跟生活很貼近的例子,讓人產(chǎn)生一種“仔細想想好像也說得通”的感覺。比如有這么一條信息說,海鮮和果汁不能一起吃,它們混在一起吃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一種叫三氧化二砷的物質(zhì),可以致人死亡。達到一定量的三氧化二砷,確實可以致人死亡,聽起來,這條信息是有一定科學依據(jù)的,但是要產(chǎn)生致人死亡的三氧化二砷,你得一次性先吃下成噸的海鮮和喝下成噸的果汁才行。謠言的尾巴露出來了吧,即使再饑餓,有幾個人會一次吃下那么多的海鮮和果汁呢?如果那樣的話,在被毒死之前,他早已撐死了。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慌亂一陣之后,也該從容鎮(zhèn)定一點了,面對網(wǎng)上和生活中海量的信息,擦亮我們的眼睛,開動我們的腦子,拿出我們的理智,別忙于表態(tài),別急著轉(zhuǎn)發(fā)。如能這樣,信謠傳謠的就少了。信謠傳謠的少了,造謠的也就少了。為什么?因為他們就沒有多少市場和空間了。
【作者系湖南省瀏陽市瀏陽四中C274班學生】
老師點評
有人造謠,有人傳謠,有人信謠,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小作者在分析造謠、傳謠和信謠的時候,做到了有理有據(jù),但并不是高高在上。而且,他非常善于“誅心”。謠言是“走心”的,也是亂心的,作者一“誅心”,文章就寫深寫透了。作文是語文的事,但我們看一看文章的第8段,它是不是與我們學過的化學有關(guān)?所以我們說,你掌握的知識越多,你寫議論文的時候就越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