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漢語中受臺灣方言的影響,出現(xiàn)一批諸如“有夠遠”“有夠丟臉”等“有夠X”的使用格式。本文通過對語料的分析和歸納,找出格式內(nèi)部各個部分的特點和意義,以及格式整體的語義和語用內(nèi)容。得出“有夠X”受“夠X”格式語義影響,由于韻律制約和臺灣方言對動詞“有”的使用習慣,形成了“有夠X”格式。
關鍵詞:“有夠X”;格式;語義;語用
作者簡介:王雪(1997.1-),女,滿族,遼寧鞍山人,文學學士,沈陽師范大學2019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8--01
一、引言
漢語中格式“有夠X”是用于表達主體對客觀事物的高程度評價。學界對于構(gòu)件“有”和“夠”分別有以下的研究成果:關于構(gòu)件“有”,最先關注“有”能夠加在漢語謂詞之前的是趙元任(1979),他認為“有+VP”是從廣州話傳入普通話的一個新用法。王國栓、馬慶株(2008)總結(jié)“有+VP”的使用或是來源于閩語或是來源于粵語。(張亮2017)則具體分析了“有”后接變量成分“X”的具體來源。對于構(gòu)件“夠”,最早關注“夠 X”現(xiàn)象的是《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其中說明“夠”后的形容詞可以是積極或消極意義。趙立江(1998)說明“夠”后接形容詞,表示程度高。王清軍(2008)運用對“夠”的詞性、語義和句法功能做了詳細地考察。
二、“有夠X”構(gòu)成成分X的分類
1.X為單音節(jié):在調(diào)查顯示,X為單音節(jié)的語料有78例。多是表示主觀人的不滿、抱怨。從詞性上來看,X都為形容詞。例如:①平時真是不該偷懶,現(xiàn)在補賬補得有夠慘,補到你都提不起筆。②這男人確實有夠賤的。2.X為雙音節(jié):X為雙音節(jié)的語料為290例,使用頻率遠遠超過單音節(jié)X。在雙音節(jié)詞語中,當X為形容詞時,如“有夠倒霉”“有夠兇猛”;當X為動詞時,如“有夠作孽”“有夠泄勁”。從文字記錄上來看,雙音節(jié)X有獨特之處,有時為了表達的含蓄和簡便,會采用字母形式來代替。比如用“有夠fashion”代替“有夠時尚”,用“有夠BT”代替“有夠變態(tài)”。3.X為多音節(jié):X為多音節(jié)的數(shù)量是65例。當X為名詞時,如“有夠戲劇化”“有夠標題黨”。X為形容詞時,如“有夠狼心狗肺”“有夠莫名其妙”等。這類語料數(shù)量最少,基本屬于說話人的臨時套用。當X為短語時,如“有夠像口香糖的”“有夠促進我想要的”。由于是短語進入格式充當變量,在成句上依賴前后語境,即一般和“的”字共現(xiàn),構(gòu)成“有夠VP的”形式來使用。
三、格式的語用特點
口語化色彩濃重: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有夠X”語體風格呈現(xiàn)出較強的口語色彩,無法出現(xiàn)在外交、演講、科技和報紙等場合。在BCC語料庫中,“文學類”語料中“有夠X”的使用數(shù)量為12例;報刊中使用數(shù)量為2例;科技類1例;微博類404例。而其中“報刊類”與“科技類”所使用的兩個例子也是為了舉例臺灣方言而出現(xiàn)的。焦點凸顯:作為一種網(wǎng)絡現(xiàn)象的“有夠X”,它的凸出焦點作用很強。這一點體現(xiàn)在人們在使用時,重音落在“夠”上,焦點凸顯為“夠”后邊的內(nèi)容程度很深。當重音“夠”出現(xiàn)時,句子焦點自然就突出。而在“有夠VP的”格式中,重音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夠”變化成為“夠VP”。下面語料中,“X”的部分就是句子凸出的焦點,而它前邊的“夠”重讀。③朋友看《被偷走的那五年》用了一包紙巾,而我看了卻一滴眼淚也沒有,真有夠冷血的。
四、小結(jié)
本文在已有研究“有+VP”和“夠X”之間的基礎上,認為“有夠X”格式的形成機制是由原先表示主觀程度大量的“夠X”和歷史遺留用法的“有”共同組成。胡清遠(2012)[1]還發(fā)現(xiàn)在“夠 X”格式中, 當“夠”前出現(xiàn)了一些前加成分,形成“真夠”、“便夠”結(jié)構(gòu)時,后帶“X”可以是消極意義的詞。隨著“有夠X”格式的大量使用,“有”“夠”之間聯(lián)系逐漸緊密,甚至逐漸詞匯化,變成了更加緊密的整體,去規(guī)范和制約X的成分和特點。
注釋:
[1]胡清遠著:《“夠 A”與“不夠 A”結(jié)構(gòu)考察》(碩士論文),江蘇: 蘇州大學,2012年。
參考文獻:
[1]呂叔湘.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5.
[2]溫鎖林.評估義構(gòu)式“夠/不夠X”[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02):1-11.
[3]吳曉芳,蘇新春.臺灣國語 中閩南方言詞匯的滲透與吸收[J].東南學術(shù),2014(01):238-244.
[4]王國栓、馬慶株:《普通話中走向?qū)ΨQ的“有+VP(+了)”結(jié)構(gòu)》,《南開語言學刊》2008 年第 2期,第 87 頁.
[5]王清軍. “V夠”和“夠V”及相關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6]張亮. “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關現(xiàn)象專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7]趙元任著,呂叔湘譯1979 /2010 ?《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8]趙立江.“夠”的使用情況初步考察.漢語學習,1998,(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