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p>
(選自《論語·里仁》)
釋義
孔子說:“古代的君子從不輕易地發(fā)言表態(tài),他們以說了而做不到為恥。”
典故
在孔子的眼中,做人應(yīng)當(dāng)謹(jǐn)言慎行,不要輕易地對他人作出許諾。若是做不到的話,很有可能會失信于人,影響到自己的信譽(yù)?!熬右谎裕嗰R難追”,說的就是要遵守諾言、說話要算數(shù)的道理。
在這方面,東漢時期的范式就是大家的榜樣。年輕的時候,范式與張劭同在洛陽讀書。學(xué)成后他們準(zhǔn)備回家,由于兩人的感情很好,在分別時依依不舍。范式對張劭說:“兄弟,兩年后的今日,我一定去你家拜訪?!眱赡甑臅r間很快就過去了,二人的約期眼看就要到了。張劭就讓母親準(zhǔn)備酒菜,打算好好招待范式。張劭的母親勸他說:“山陽郡(范式的老家)離咱家有一千多里地,而且又過了這么久,他不一定會來的?!睆堐繀s肯定地對母親說:“范式是個極為守信的人,他一定會來的?!睆堐康哪赣H看到他對范式如此信任,就去準(zhǔn)備酒菜了。等到了二人約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如期而至,沒有忘記當(dāng)年許下的諾言。范式和張劭之交,其信義之風(fēng),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