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刊記者 李怡霏
仁壽特殊教育學校老師耐心教育學生烹飪技巧
5月28日,省人大、省關工委組織五老同志前往眉山市仁壽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活動,為孩子們帶來了文具和生活用品。捐贈儀式上,聾六年級的楊心瑤同學以手語向大家致謝,“我們心懷感激,充滿信心,因為你們的到來,給我們送來了陽光,送來希望?!睏钚默幱新犃φ系K,她算是這所學校兩百多個學生中情況較好的那一批,學校除了聽力障礙,還有不少腦癱、自閉癥、智力障礙等學生。
按規(guī)定,仁壽縣的特殊學生只要達成條件,都能過來就讀。仁壽是人口大縣,送來的特殊學生情況復雜,程度不一,認知、學習、自理能力都需要學校的老師仔細評估,并針對每一位學生擬定教學計劃,即使如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突發(fā)情況,十足考驗他們的耐心和應變能力。
給特殊學校的學生上課,需要老師更多的耐心。
“一個班上十來個孩子,上課的時候可能在玩手指、吐口水、扯衣服,甚至隨地大小便,就是不會認真聽課?!睂W校政教處副主任唐鳳梅入校時是舞蹈教師,負責學生的“唱游與律動”課程,類似于普通學校的音樂課。不過比起普通學校,這里的每一門課程都更簡單,“我們教育的知識點,在其他學??赡芤簿褪且粌删湓挼氖聝海谖覀冞@里,起碼得花上一節(jié)課時間,甚至更久,效果也不一定很好?!?/p>
提起剛來學校的事情,唐鳳梅印象深刻。她不是特殊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公招進校之后,接收的班是聾生班,平時和學生交流主要靠手語。她為了正常溝通,花了大量時間學手語,在一次課堂上,她用手語打出“大家交換動作”的意思,卻打錯了,后來,同學們看出了老師的急切,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字:“老師,您需要我們做什么動作?”
說到這里,唐鳳梅笑著感嘆:“同學們都挺理解和包容我,后來我就抽時間向年齡大的同學和老師學習,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熟練手語。和他們正常溝通之后,我的教學就變得很順暢了,感覺很欣慰。”
唐鳳梅到校已經(jīng)11年了,近幾年,她帶的班傾向于自閉癥和智力障礙學生,與這些孩子溝通和教學,尤為艱難。
幾年前,班上的自閉癥男孩小易(化名)情緒很容易失控,唐鳳梅需要多次和他進行一對一的音樂康復治療。在一次治療過程中,她剛打開器材,小孩聽到聲響的瞬間就開始尖叫,站起來將能搬動的東西全部砸到地上,伴隨著嘶吼聲,小易開始自殘,用自己的腦袋撞墻和桌角?!爱敃r所有的事情都發(fā)生在一瞬間,我根本反應不過來,就下意識地沖上去一把抱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弊源蜻M了學校,唐鳳梅就學習了大量關于特殊兒童教育的方法,在自閉癥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老師需要抱緊,阻止孩子自殘,也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唐鳳梅一直緊緊抱著小易,在他耳邊呼喊他的名字,全然顧不上一個九歲孩子掙扎起來的勁兒在她身上留下的傷痕?!笆聭B(tài)緊急,哪里顧得上自己痛不痛,只要孩子沒事就好。事后才發(fā)現(xiàn)我腿上、身上都是孩子掐、抓和踢出來的印子?!?/p>
“剛來的時候覺得憋屈、想哭,后來就改觀了?!睂W校教導處主任顏志霞說,在特殊學校任教的老師就沒有誰沒受過傷,“剛帶班時,我和一個女孩都是剛畢業(yè)。班上有孩子情緒失控,我們倆沖上去抱著,她的眼睛被打出血,我的腿被踢得全是淤青。后來我們哭了一場,擦了眼淚還是繼續(xù)帶孩子。哪怕他們有一點點進步,我們都覺得值了?!?/p>
仁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有一批出了名的“背篼教師”,顏志霞是其中的代表。這個稱號,起源于2017年的一次送教故事。
2017年,仁壽縣一個偏遠山村的村干部聯(lián)系上學校,說村里有戶困難家庭,家中兄弟倆都是特殊兒童,需要學校上門送教。校領導前去考察之后,回校組織包括顏志霞在內(nèi)的幾位老師,添置生活用品上門送教。他們開車到了村上,因為他們帶的慰問品多,當?shù)睾眯牡拇迕窠枇吮丑o大家背東西。老師們謝了村民的好意,冒雨下車,在泥濘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徒步一個多小時才趕到這戶人家里。
到家只看了一眼,顏志霞在門口就濕了眼眶:家中父親一只眼睛失明,母親有精神疾病,大兒子和小兒子都存在精神問題,智力發(fā)育遲緩,小兒子自打生下來就沒穿過衣服,而當時已經(jīng)是11月份了。一家四口蹲在房屋破舊、滿是泥濘的地板上吃稀飯,鍋就放在地上,鍋里混著渾濁的泥水,旁邊一條狗也伸著腦袋在鍋里吃飯,“當時的場景我現(xiàn)在都記得,我看不下去,我是真的沒想到孩子家里會這么貧困?!?/p>
于是,針對這戶人家的送教上門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每次上門,老師們都大包小包,背篼里裝滿了愛心物品。三年時間,因為老師們的義舉,這戶人家收到了許多愛心援助,當?shù)卣残尥说郊议T口的路。大兒子也漸漸學會洗臉、穿衣等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提起送教的成效,顏志霞高興地說,“我們教了哥哥要照顧弟弟,小兒子終于穿上了衣服,孩子們冬天不再怕冷了?!?/p>
“對,你的手這樣握著,刀往旁邊一點,往下壓,菜就切下來了,小心切到手指?!迸腼冋n上,一位老師正耐心掰開旁邊少年緊緊攥著的掌心,教他切菜的姿勢,旁邊幾個圍觀的學生都眼巴巴地望著這邊,跟著老師的動作行動。這些學生都是腦癱或者智力障礙程度比較輕微的孩子,進校之后,除了簡單的文化課,他們也要嘗試學習與生活相關的技能,確保他們有自理能力,減輕家人的負擔。
“這些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學會煮飯、穿衣、打掃,就能解放家長,讓他們安心出門工作?!碧气P梅提出一個設想,“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技能培訓,幫助學生乃至家庭,讓家長也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p>
2014年,學校的第一批聾生面臨畢業(yè),為了解決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問題,學校于2014年為聾生開辦美容美發(fā)職業(yè)教育,聘請專業(yè)教師來校開展職業(yè)培訓,取得資質(zhì)后,于2015年首批學員在學校的支持下開起了第一家美容美發(fā)店——美神無聲。五年來,有二十多位聾生接受美容美發(fā)職業(yè)教育后穩(wěn)定就業(yè),每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獨立,甚至成為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我們希望社會能給這些孩子更多的包容,讓他們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碧气P梅說。
校長感言
耐心陪伴“蝸牛”進步
有人把特殊教育工作比作是牽著蝸牛散步,我們就是牽著蝸牛散步的人。牽著蝸牛散步,我們要永遠保持耐心,一步一步陪伴他們移動。特殊教育不能只考慮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任務,更多應該為學生將來融入社會、生活自立謀劃。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我們探索出文化、康復、職業(yè)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我們的這份專心成就了孩子,也鑄就了自己。
特校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接收知識慢、自律能力差、學習知識遺忘快。從學生踏入學校起,老師們就給予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做他們成長的護航人。多年來,一個個學生實現(xiàn)了他們的成長目標,家長和孩子重拾了信心。我以教師們?yōu)闃s,更以學生們找回自信感到驕傲。
——仁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劉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