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系晚秈品種新兩優(yōu)611的選育

      2020-07-24 16:29汪東蔣家平桑和廣張吳超鮑海濤吳思冬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20年13期
      關鍵詞:選育栽培技術

      汪東 蔣家平 桑和廣 張吳超 鮑海濤 吳思冬

      摘 要:新兩優(yōu)611是安徽荃銀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新安S為母本,YR611為父本配組出來的兩系雜交晚稻組合,具有高產(chǎn)、優(yōu)質、抗病性強等優(yōu)點,2015年通過安徽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皖稻2015003。該文介紹了新兩優(yōu)611的選育過程、產(chǎn)量表現(xiàn)及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新兩優(yōu)611;晚秈;栽培技術;選育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3-0016-02

      1 選育過程

      1.1 不育系 不育系新安S是由安徽荃銀高科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廣占63-4S與具有淺褐色標記的M95雜交選育而成的中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1999年夏在四川用廣占63-4S作母本,以M95作父本進行雜交,1999年冬在陵水種植F1代,2000年在四川種植F2代,并且選取淺褐色穎殼不育株9株,進行遮光自交成F3代,2000年冬季在陵水種植9個株行,2001夏季在合肥種植株系6個,選株型優(yōu)良育性穩(wěn)定株系1個,2001年冬季在三亞將這株穩(wěn)定的不育株系種植,收獲群體一致的株系,命名為新安S。2002年冬季在三亞開始加繁F6代新安S單株系種和測配F1,并鑒定測交F1優(yōu)勢,2003年夏季在合肥開始進行小面積制種并選擇單株系種,2003年冬季在三亞加繁F7代得F8代新安S株系種,于2004年8月通過安徽省專家鑒定,2006年獲農(nóng)業(yè)部植物新品種權授權。

      1.2 恢復系 YR611系安徽荃銀高科種業(yè)利用廣東本地抗稻瘟絲苗常規(guī)材料與自育優(yōu)質恢復系YR188雜交,經(jīng)3年6代系統(tǒng)選育而成的抗稻瘟病常規(guī)材料。

      1.3 雜交組合 2009年春季用恢復系YR611與不育系新安S進行測配,2010年合肥正季株行種植觀察,表現(xiàn)雙親優(yōu)勢互補,綜合性狀好;2010年冬季海南小面積制種;2011年合肥進入小區(qū)試驗;2012年在合肥、廣德、壽縣、霍山、六安、安慶等地開展多點比較試驗,均表現(xiàn)突出;2012年推薦安徽晚秈區(qū)試,2015年通過審定,審定號皖稻2015003。

      2 產(chǎn)量表現(xiàn)

      新兩優(yōu)611于2010年合肥作晚稻種植,產(chǎn)量8.69t/hm2,較對照品種增產(chǎn)7.9%;2010年參加小區(qū)試驗,產(chǎn)量9.04t/hm2,較對照增產(chǎn)8.2%,2012年區(qū)域試驗產(chǎn)量8.53t/hm2,較對照品種增產(chǎn)8.67%(極顯著);2013年區(qū)域試驗產(chǎn)量9.0t/hm2,較對照品種增產(chǎn)11.8%(極顯著)。2013年生產(chǎn)試驗產(chǎn)量8.8t/hm2,較對照品種增產(chǎn)9.91%。

      3 特征特性

      3.1 農(nóng)藝性狀 新兩優(yōu)611在長江中下游作麥茬種植,株型適中,植株整齊,分蘗力較強,繁茂性好,中等穗型,穗著粒較密,結實率較高,后期轉色好,稻瘟病抗性好,全生育期2年區(qū)試平均124.7d,比五優(yōu)308(CK)早熟2.3d。有效穗數(shù)279萬/hm2,株高108.4cm,穗長23.3cm,每穗總粒數(shù)185.5粒,結實率85.7%,千粒重23.8g。

      3.2 稻米品質 2012年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食品質量檢測測試中心測定,新兩優(yōu)611整精米率68.0%,長寬比3.1,堊白度0.7%,堿消值7.0級,膠稠度73.5mm,直鏈淀粉含量16.3%,達部標優(yōu)質一等標準。

      3.3 抗性 2012—2013年委托安徽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保所對新兩優(yōu)611抗性進行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shù)3.9,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6級。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宜區(qū)域 新兩優(yōu)611適宜在湖北、安徽、河南的長江流域麥茬秈稻區(qū)種植。

      4.2 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麥收后種植,一般播種期為5月20日至6月5日,可育秧移栽或直播,宜稀播勻播,培育多蘗適齡壯秧;直播時用種量為29.9kg/hm2。

      4.3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構建豐產(chǎn)苗架 秧齡根據(jù)不同育秧方式合理確定,移栽時的秧齡以25d為宜,在田塊肥力處于中上等情況下,栽插規(guī)格為16cm×26cm,栽插密度為19.9~24.9萬穴/hm2;當田塊肥力中等及偏下的,可適當?shù)卦黾釉圆迕芏取?/p>

      4.4 科學施肥,合理灌溉 新兩優(yōu)611適宜中肥水平,純氮用量194kg/hm2。施足底肥,早施分蘗肥,拔節(jié)前期增施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多施用有機肥,氮、磷、鉀配合施用。

      4.5 科學管水,適時烤田 采用“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蘗、有水抽穗、后期干干濕濕”的灌溉方式。在肥力較好的情況下,當基本苗達到268萬/hm2時,及時排水曬田,防止苗發(fā)過頭。由于為源限制型雜交水稻組合,灌漿期較長,黃熟期不應斷水過早,可在收獲前7d斷水,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充實度和千粒重。

      4.6 適時防治病蟲草害 在新兩優(yōu)611抽穗前7~10d噴施多菌靈149~299g/hm2,抽穗后再防治1~2次稻曲病。其他病蟲害依據(jù)當?shù)刂脖2块T的病蟲預測預報,及時加以防治。

      5 制種技術要點

      5.1 選擇安全的制種基地 根據(jù)父母本的特征特性,選擇適宜的制種基地,要求基地的土地平整,集中,灌溉方便,肥力中等,自然隔離條件好,上風100m內不能有外源水稻花粉,下風50m內無外源水稻花粉,杜絕外源水稻花粉污染影響種子純度,與其他水稻品種的花期間隔至少25d。

      5.2 合理安排父母本的播差期 在合肥地區(qū)生產(chǎn),第Ⅰ期父本5月20日播種,第Ⅱ期父本推遲7d播種,母本6月6日播種,時差16d,8月17日前后抽穗。

      5.3 規(guī)范栽插規(guī)格 制種田塊父母本行比1∶10,行間距為25cm;恢復系YR611于6.5葉開始移栽,株行距30cm×30cm,每穴株數(shù)1~2株、1.6萬穴/hm2;新安S在5葉1心開始移栽,株行距12cm×15cm,每穴3~4苗,40萬穴/hm2。

      5.4 科學調節(jié)花期 幼穗剝檢3期時,父母本應同期,或者父本比母本稍快1~2d,則抽穗時花期最佳。當母本新安S抽穗達10%時,第1次噴施“九二〇”417.9g/hm2,緊接著噴施第2次,用量為477.6g/hm2。

      5.5 嚴格除雜,及時收獲 在母本抽穗前,將雜株率控制在1/1000以內,在收割前,確保雜株率在1/10000以內。父本授粉結束后,應及時地將父本割茬,并且在收割時再仔細除雜2次左右,防止機械收割造成混雜。根據(jù)氣候條件,及時地進行收割、搶天氣晾曬,保證種子純度。

      參考文獻

      [1]陸賢軍,任光俊,李青茂,等.優(yōu)質抗稻瘟病水稻恢復系成恢177的選育與利用[J].雜交水稻,2007,28(1):19-21.

      [2]李順武,劉皓,龔太倫等.幾種常用花期調節(jié)方法對恢復系的調花效果及其對花粉活力的影響[J].雜交水稻,2018,03:27-28.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選育栽培技術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xiàn)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
      潍坊市| 夹江县| 盐源县| 大余县| 呼伦贝尔市| 阿图什市| 枞阳县| 城步| 蒙城县| 英吉沙县| 浠水县| 青川县| 奉化市| 科技| 宝应县| 馆陶县| 鲜城| 大石桥市| 富源县| 兴文县| 绥化市| 太保市| 西峡县| 织金县| 榆中县| 昭通市| 井冈山市| 阳东县| 克拉玛依市| 普兰县| 如皋市| 大庆市| 青浦区| 合山市| 堆龙德庆县| 贵阳市| 扶沟县| 眉山市| 微山县| 新营市|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