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瑜 陳煥鏡
【摘? ?要】? 臺風是臨海地區(qū)夏秋季多發(fā)的自然災害,而高校生源地復雜,不同于中小學的管理體制,大學生思想自由、性格多樣,卻對災害的防范意識普遍不強,應對能力弱,需要對其加強防范引導。在事前的未雨綢繆、事中的應急應變、事后的恢復及干預,都要根據(jù)藍、橙、黃、紅不同等級的臺風預警,采取相對應等級的防范和引導機制,使高校的人力物力資源發(fā)揮最大的效率。
【關鍵詞】? 臺風;高校;風險防范;教育引導
臺風是熱帶氣旋的類別之一,熱帶氣旋中心持續(xù)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稱為臺風或颶風,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jīng)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詞是臺風,當臺風繼續(xù)加強上去時就稱為強臺風(最大風速14-15級,即每秒41.5米至每秒50.9米)、超強臺風(最大風速≥16級,即每秒≥51米)。對我國華南一帶影響重大的熱帶氣旋是在西北太平洋海區(qū)的南海中部形成的臺風,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是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我國沿海地帶的城市由此遭受了不小的生命、財產(chǎn)威脅,尤其是強臺風和超強臺風的侵襲。臨海地區(qū)的高校難免要對學生加強此類災害的風險防范與教育引導工作,高校學生生源地的復雜多樣,使得高校在面對臺風天氣的自然災害時呈現(xiàn)出與不同于中小學的管理體制,有其特殊性,不可能采取全校學生遣送返家的舉措,亦不能集中學生留于一處的一刀切做法,加之大學生思想自由,性格多樣,但對災害的防范意識卻普遍不強,應對能力較弱,更需要加以引導教育。
眾多高校在歷年防風工作中已有不少的應對經(jīng)驗,但由于教師管理隊伍和生源的更新,加之每年的臺風動態(tài)不甚明晰,對于臺風的風險防范與教育引導還缺乏規(guī)范的防范應急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高校關于臺風天氣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建立起系統(tǒng)的管理評估平臺。
未雨綢繆階段。一是應根據(jù)臺風等級預報做相應的防范舉措,根據(jù)國家《防臺風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防臺風應急響應對應預警分級從低到高依次分為Ⅳ、Ⅲ、Ⅱ、Ⅰ四級。研究確定了應急響應的具體啟動條件按臺風影響程度和范圍,合理劃定為:臺風對該區(qū)域有一般影響時,宜啟動Ⅳ級應急響應;臺風對該區(qū)域有較大影響時,宜啟動Ⅲ級應急響應;臺風對該區(qū)域有重大影響時,宜啟動Ⅱ級應急響應;臺風對該區(qū)域有特別重大影響時,宜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面對藍、橙、黃、紅不同等級的臺風預警時,應采取相對應等級的防范和引導機制,只有正確規(guī)劃好臺風等級的防范舉措,才能使高校的人力物力資源發(fā)揮最大的效率而物盡其用,也不會出現(xiàn)判斷失當而大材小用。二是人員的危機意識和溝通渠道,在臺風預防管理階段,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師生的自然災害危機意識不強、依賴性很大,尤其是各部門之間易出現(xiàn)通知斷層、多頭管理的情況。這就需要常規(guī)安全教育中提升危機意識,在“非?!睍r期就要有敏感的防范意識,才能更好地把握時間節(jié)點去建立防御工作和進行教育引導。各部門要排查各自負責區(qū)域的安全隱患,又要相互配合。三是設施的匱乏,物資儲備不足,常能見到臺風即將來臨時,學校超市的物品被哄搶一空,容易造成學生的驚慌失措,應及時補給,發(fā)電機供電應盡可能保障食堂等場所正常運轉(zhuǎn)。
應急應變階段。臺風登陸之時,隨時會有不可預想的突發(fā)事件,或是學生事務情況,或是設備設施故障問題,要迅速反應并啟動預警方案,不是被動接受,亦不是拖延耽擱應急時間,加之室外天氣惡劣,不宜外出,所有人員應以生命安全為首要開展應急工作。故高校在臺風登陸時要安排一線人員在安全地點值班,行政老師們隨時待命,關注臺風路徑,跟蹤學生動態(tài),線上平臺正面報道臺風動向。
恢復及干預階段。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安全隱患滋生、蔓延的時期。學生不能及時返校、人員散漫、教學設備破壞、災后評估體系不完善等都是潛在的負面影響因素。臺風過境后,應抓緊時間恢復校園秩序,修復損壞設施,清理衛(wèi)生,清點人員,督促學生按時返校,做好事后跟蹤干預工作,發(fā)現(xiàn)學生的異常心理或情緒要做好心理干預,與學生、與家長保持交流,對一些因為臺風造成家庭財產(chǎn)損失的學生應給予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雙重資助。
【參考文獻】
[1]李強.論高校突發(fā)事件的特點及其應急管理[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6(32).
[2]吳再發(fā).探索消費主義思潮語境下的大學生消費引領[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6(05).
[3]鄭春梅,賈珊珊.博弈視角下我國校園貸平臺規(guī)范發(fā)展的機制設計[J].對外經(jīng)貿(mào),2016(09).
[4]于孟晨,鞏紅,蘇子微.基于思想引導機制建設的高校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04).
[5]王軍.當代大學生對宗教信仰的認知態(tài)度分析——基于武漢8所高校的調(diào)查[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05).
[6]柴國生.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防范和抵御校園傳教滲透作用的思考[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4(05).
[7]The flow of blood to lymph nodes and its relation to lymphocyte traffic and the immune response[J].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977(1).
作者簡介:符瑜(1993.10-),女,海南??谌耍?,碩士研究生,海南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財務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學院輔導員。
陳煥鏡(1973.9-),男,海南??谌?,教授,碩士研究生,海南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財務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