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苒苒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隨即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45年后,中國人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巔。
此次登頂遭遇了許多困難,測量登山隊員經(jīng)歷三次嘗試終于成功,這背后有著三隊人馬的齊心努力。
5月26日16時35分,6名來自西藏圣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的修路隊員已將攀登路線打通至珠峰峰頂,他們成為本年度最早登頂珠峰的人。
在登山界,修路隊員被稱作“開路先鋒”,他們會在山體上借助巖釘、冰錐、雪錐等工具固定路繩。修路完成后,其他攀登者便可借助上升器等設備將自己連接到路繩上,以此相對安全地進行攀登。
在位于中國一側的珠峰北坡,將路繩鋪設到峰頂是后續(xù)所有測量登山隊員安全登頂?shù)那疤釛l件,因此修路隊員的工作至關重要。
修路隊6人原計劃5月26日3時從海拔7 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fā),但當時風力過大,故出發(fā)時間延遲一個小時。12時40分左右,修路隊修通攀登難點之一——海拔約8 600米處的“第二臺階”路線。又經(jīng)過12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6人成功將路繩鋪設至峰頂,為測量登山隊登頂?shù)於嘶A。
珠峰的天氣,瞬息萬變,在此之前,原本計劃的兩次登頂都被迫放棄,而就在第三次登頂過程中,也曾經(jīng)歷數(shù)次艱難。
據(jù)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次仁桑珠介紹,5月25日,隊員從海拔7 028米的一號營地出發(fā)時風比較大,行進至海拔7 500米的大風口時風力猛增。大風迫使隊員們無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線上慢慢前進。艱難抵達海拔7 790米的二號營地之后,隊員們在大風中花了一個小時也沒能把帳篷搭起來,只能抱著石頭趴下躲避大風。
25日晚,隊員們在大風中好不容易搭起7頂帳篷后,又擔心帳篷會被大風吹走或吹壞。他們?nèi)齻€人擠在一頂帳篷里,只能抓著帳篷桿坐著休息,一晚上幾次出去加固帳篷。頂峰測量所需的儀器被隊員們小心保護著。大風一直刮到26日凌晨5時才減弱。
26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從二號營地出發(fā),4個多小時后抵達海拔8 300米的突擊營地。
等待是如此漫長,等待又是這樣激動。27日凌晨2時,8名沖頂組隊員從突擊營地出發(fā),向著峰頂挺進。上午10時許,籠罩在珠峰峰頂?shù)陌自埔来物h開,從珠峰大本營仰望,甚至隱約能看到登頂人員的身影。11時,對講機中傳來消息:登頂成功了!
27日凌晨2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王勇峰在珠峰大本營用對講機連線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次落表示,8名攻頂隊員在8 300米突擊營地休整,營地有微風、小雪,隊員狀態(tài)良好,已做好攻頂準備。隨后總指揮王勇峰向次落發(fā)出指令:“準備出發(fā)!”
曾經(jīng)完成“7+2”(七大洲最高峰加兩極)登山壯舉,王勇峰是中國登山者心中的偶像。
1993年,王勇峰隨隊沖擊珠峰峰頂,在登頂成功返回時卻在8 700米處被冰壁掛住,與指揮部失去聯(lián)系整整28個小時。體力耗盡的王勇峰在別人遺棄的營地里找到了幾個殘留的氧氣瓶,最終奇跡般地獨自返回了大本營。2008年,45歲的王勇峰再攀珠峰。36人大名單中,他是年齡最大的。他帶傷上珠峰,第二棒接過祥云火炬。
如今,作為總指揮坐鎮(zhèn)后方,面對熟悉的珠峰,王勇峰也有屬于自己的感慨。他坦言,同過去相比,登頂珠峰的保障條件越來越好了。到位的后勤保障,5G技術的溝通聯(lián)絡,都是如今安全登頂珠峰的底氣所在。
2020珠峰高程測量時間表
4月30日
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海拔5 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
5月6日
30多名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從海拔5 200米的大本營出發(fā),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
5月16日
測量登山隊再次沖頂,因天氣原因,為保障隊員安全,撤回6 500米的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5月24日下午
沖頂組部分人員從前進營地出發(fā),開啟第三次沖頂測量嘗試。
5月26日15時40分左右
沖頂組隊員抵達8 300米突擊營地。
5月27日凌晨2時10分許
8名沖頂組隊員從突擊營地出發(fā),向著峰頂挺進。
5月27日11時
測量登山隊到達珠峰峰頂。
5月27日13時30分
測量登山隊員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開始下撤。他們在峰頂停留150分鐘,創(chuàng)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