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政
(湖南省安化縣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湖南安化 413500)
近年來,各地區(qū)積極開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落實國土綠化工作,走綠色發(fā)展道路。從建設的角度來說,營林改造為重要舉措。通過加大對后備林的撫育,落實低效林改造,不斷提高森林的質量與效益水平。生態(tài)文明道路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和困難,加強幼齡林撫育改造,能夠蓄積發(fā)展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在2005 年開始進行近自然森林經營理論與技術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從經營理論層面分析,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法正林以及木材培育論理論提出,理論的內涵是對現(xiàn)有森林運用經營性保護措施,通過改變樹種組成與林齡結構等,使得森林生態(tài)得到恢復,恢復到接近自然狀態(tài),使得森林抗逆性與穩(wěn)定性得到增強,同時形成能夠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森林,比如社會文化需求以及環(huán)境保護需求等。不同于同齡林經營,近自然經營理念下的經營模式主要特點如下:①選擇鄉(xiāng)土樹種作為經營對象;②在小面積上進行調查、理解以及利用自然力,促使林分天然更新;③將森林整個生命周期作為計劃時間單元;④依據立地環(huán)境和地被指示植物等,確定撫育的目標林,制定撫育經營措施等。
近年來,湖南地區(qū)通過加大營林造林投入,落實各項措施,獲得不錯成效整理如表1 所示。從森林撫育經營成績的獲取角度來說,離不開積極探索與實踐,各地區(qū)圍繞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森林經營問題,采取優(yōu)化和完善措施,不斷豐富森林資源,優(yōu)化森林群落結構,實現(xiàn)“提質增效”。
表1 森林撫育工作情況
從森林資源情況來說,體現(xiàn)如下:①森林資源豐富?;诮匀唤洜I理念,積極培育各類森林資源,形成豐富的森林資源。②森林群落結構有缺陷,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首先,樹種結構比較單一。以涪陵區(qū)為例,早期全區(qū)喬木林分中,超過80%是馬尾松純林,剩余是柏林木和山林木等。其次,林齡結構比較簡單。相同區(qū)域林分中,很多都是同齡,少見不同齡級結構的林分。最后,林層結構少,存在垂直分布不合理問題。通常來說,除上層喬木林層之外,缺少中層林或者其他林層。
從經營情況分析,最初以采伐利用為主,缺少科學營林措施,使得森林經營為粗放式狀態(tài)。隨著停止天然林采伐政策的實施,采伐經營逐漸被打破,走向森林資源保護道路,朝向生態(tài)效益方向轉變。實踐中圍繞營造森林和保護森林等,進行經營理念和技術方法以及營林措施等的研究和探索。
隨著對近自然經營理論的滲透和實踐越來越深入,該理論被推廣。以涪陵區(qū)為例,在2008—2009 年的“中德合作造林項目”后續(xù)項目中,圍繞森林可持續(xù)經營目標,選擇20 個項目社,組織開展近自然森林經營試驗研究以及示范建設,獲得不錯成效,積累豐富經驗。實踐成效如下:①不良結構林分占比不斷縮?。虎诹址纸Y構得到改善;③森林質量得到提高等[1]。
堅持存優(yōu)伐劣和去弱留強的原則,進行撫育采伐。常用的方法如下:①透光伐?;诮匀唤洜I理論,以目標樹為撫育核心,對給其造成影響的樹木,采取采伐措施進行處理,使得樹木能夠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和養(yǎng)分。②疏伐?;诮匀唤洜I理論,對幼齡林進行第一次疏伐,對中齡林進行第二次疏伐。在進行疏伐時,結合林分的實際情況制定處理方案。通過疏伐處理,改善生長環(huán)境,使得林木能夠健康生長,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達到提高森林質量的目的。③衛(wèi)生伐。幼齡林撫育改造中,對受到自然災害損害或者長勢情況不佳的林木,進行伐除處理,進而改善林分衛(wèi)生情況,實現(xiàn)提高林分質量的目的。例如,冰雪災害以及病蟲害危害等的樹木,要進行衛(wèi)生伐。
幼齡林撫育改造中,對于郁閉度很低的林分,或者林隙與林窗等,采用補植的方法,種植所缺的樹種[2]。按照近自然經營理論,進行補植樹種的設計,優(yōu)選鄉(xiāng)土樹種。通過采取此方式,保證樹種的多樣性以及林分類型的多樣性,就是不選擇和原來優(yōu)勢樹種同樣的樹種,也不選擇和林分類型相同的樹種。簡單來說,原來如果為針葉林,那么補植時選擇闊葉樹,以此達到豐富樹種的作用。
采取人工的方式,比如松土和除草等,促進天然林更新。實踐中要結合撫育林區(qū)的氣候特點和樹木的生長情況,合理運用人工促新的方法和手段。例如,除蘗間苗措施?;诮匀唤洜I理論,此技術手段的運用,主要是借助人的力量,影響或者控制天然林更新,通過調整樹種結構組成和林苗密度等,培育多類型樹種,形成密度適宜且結構穩(wěn)定的林分[3]。
從幼齡林撫育改造實踐中,運用近自然經營理論,要注重林木后期的撫育管理。結合林木長勢和園林情況,定期進行割灌除草,消除對林木生長有影響的雜草。對于幼樹和幼苗,重點清除灌木和雜草等。湖南地區(qū)降雨量豐富,氣候比較適宜,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條件,若沒有及時清理雜草,則會影響幼林的生長。除此之外,要進行修枝,將下部枝條清除,培育干形通直且圓滿的用材樹[4]。
綜上所述,幼齡林撫育改造實踐中,運用近自然經營理論,結合林木生長的實際情況和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優(yōu)化,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文中結合湖南地區(qū)的實踐與探索,總結了近自然理論的運用形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