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初年,有個名叫滿奮的人。他雖然身材高大,體格強健,但卻十分怕冷。即便是在溫暖的室內,看到窗外的枝葉擺動,他也會冷得發(fā)抖。
在一個深秋的早晨,晉武帝派人來宣滿奮入宮議事。
到了宮中,晉武帝讓滿奮在靠南的位置坐下,然后就開始和他商談朝政。不一會兒,晉武帝發(fā)現(xiàn)滿奮緊皺雙眉,渾身打戰(zhàn),臉色也很不好,就很關切地問:“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滿奮哆哆嗦嗦地指著北窗,說道:“陛下,今天刮起了北風,臣覺得十分寒冷。”
北窗上面糊著厚厚的紙,雖然聽到呼呼的風聲,但是風卻沒有辦法鉆進來。晉武帝不禁笑了起來,對滿奮說:“我們在溫暖的房間里,外面就算風再大,也根本吹不進來,你怎么會覺得冷呢?”
滿奮聽了很不好意思,紅著臉解釋道:“臣聽說南方一帶的牛怕熱,看到月亮也以為是太陽,于是就喘起氣來。臣一向怕冷,看見樹枝在寒風里搖晃會發(fā)抖,就好像南方的牛見到月亮也會喘氣一樣,請陛下恕臣失禮?!?/p>
晉武帝聽他這一解釋,想想覺得還挺有道理,就沒有怪罪滿奮,又和他商議起政事來。
小閱告訴你
本文中滿奮講的故事叫“吳牛喘月”,看來,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對于曾經(jīng)受到的傷害或者不好的遭遇,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也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困境和窘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