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亞榮
摘要? ? 介紹了遼西地區(qū)銀杏栽培管理技術,包括育苗、苗木移植、栽后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當地銀杏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銀杏;栽培管理技術;遼西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 S792.95?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14-0136-01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是一種珍貴的樹種,經濟價值很高,也是當前存活時間較久的樹種,從生物學研究的價值來說,銀杏被稱之為“活化石”。銀杏還具有觀賞、食品保健等價值,在生態(tài)學和醫(yī)藥健康領域應用廣泛。此外,銀杏生長較慢,壽命極長,抗逆性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喜光照和強溫,一般種植在砂質土壤中,種植范圍極其廣泛。在種植銀杏時,要全面了解其生長習性,根據規(guī)范化的種植技術實施科學化的管理,促進銀杏健壯生長,實現(xiàn)經濟價值最大化。
1? ? 育苗
一是播種育苗。選取80年左右的母樹采種,將種子去掉外皮并陰干后播種。遼西地區(qū)以春播為最佳,要選擇砂質土壤做床,同時確保透水性好。二是萌蘗繁殖。遼西地區(qū)要在冰雪解凍之后挖取基部半邊有根的萌枝條,在苗圃中栽種,所選枝條直徑以1~4 cm為佳。三是扦插育苗。在夏初選擇當年生軟枝,將其剪成15 cm左右的小段,留下三四片葉即可,將軟枝的1/2插入土中,及時澆水,確保葉片保持濕潤[1-2]。
2? ? 苗木移植
2.1? ? 幼苗移植
2.1.1? ? 栽種穴處理。遼西地區(qū)一般在春分和清明之間移栽最好,要選擇長勢良好和健壯的幼苗種植。種植前挖好種植穴,種植穴規(guī)格為100 cm×100 cm×80 cm,在底部鋪墊厚20 cm的樹葉,用百菌清對樹葉消毒處理,同時與硫磺粉0.25 kg攪拌,然后以分層方式墊上新土,最后按0.15 kg/m的用量將硫酸亞鐵灑在表層。在穴底鋪墊樹葉的主要作用是隔堿,同時樹葉在穴底腐爛時產生熱氣,使穴底溫度升高,有利于促進新根生長,腐爛后的樹葉還可為穴底提供基肥。在樹葉中拌入硫磺粉可起到殺毒作用,增強腐葉肥酸度。將硫酸亞鐵灑在表層,將使土壤形成一層酸膜,杜絕土壤出現(xiàn)返堿現(xiàn)象[3]。
2.1.2? ? 方法。將植株放入種植穴,確保樹苗端正后及時填土并踏實。不能傷到樹根,以合適的種植深度,不能出現(xiàn)春季悶芽、冬季根系被凍傷的情況。栽種后立即進行第1次澆水,以后每隔3 d澆水1次,這樣就可以確保將根頸部封堰培土,同時確保培土的厚度在35 cm左右。為了避免出現(xiàn)新種植的樹苗被風吹倒,要及時用竹竿設置三角形支撐,枝干用草繩纏繞,防止出現(xiàn)陽光灼傷或者傷凍[5-7]。
2.2? ? 大樹移植
選擇直徑15 cm以上的銀杏大樹進行移植,起苗時土球的直徑為樹木直徑的8倍左右,但也不能太大,以方便車輛運輸。用卡車運輸時,一輛車可以裝載一排大樹為宜,不能疊放,以免互相擠壓造成土球散裂。栽植前,檢查樹穴的大小和深度是否合適,樹木放入樹穴之前應將土球上的草繩解除,將填入的土壤夯實,在樹的樹堰圍上第1次澆透水。如果樹苗較大,要使用三支柱支撐,支柱和樹干連接處用軟布進行處理。栽植成功后,每隔5 d澆水1次。40 d后將根據土壤的濕潤情況合理澆水。
3? ? 栽后管理
3.1? ? 施肥
要根據銀樹的長勢科學施肥。于春季,在谷雨前1個月內噴施葉面肥,促進銀杏樹苗健康成長。在肥料選擇時,做到速效肥和有機肥相互結合,根據樹苗的大小和年齡確定肥量。夏季及時施膨果肥,時間選擇在7月上旬,以促使根系保持旺盛,及時供給養(yǎng)分。因為夏季氣溫是一年最高的季節(jié),不能使用開溝施肥的方式,否則會切斷銀杏的根系,養(yǎng)分吸收效能下降[8-9]。如果銀杏處于長時間的干旱情況下,要確保水分供給及時。
3.2? ? 病蟲害防治
銀杏超小卷葉蛾等害蟲,可用樂菊乳劑2 000~2 500倍液防治。白蟻防治,每個巢穴使用滅蟻靈粉劑20~25 g滅蟻。銀杏白粉病防治,使用井岡霉素+甲基托布津以3∶7的比例混合成800倍液進行防治。根腐病防治,可以將硫酸銅和多菌靈混合均勻后灌根防治,如果再結合甲基托布津噴防,防治效果更顯著。
4? ? 參考文獻
[1] 王喆.探討銀杏樹栽培技術[J].中國林業(yè)產業(yè),2016(6):36-37.
[2] 陳小馬.銀杏樹的種植技術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6):69-70.
[3] 鄭自君,楊波,王明臣.試論銀杏樹的栽培技術與管理措施[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9,51(3):65-67.
[4] 王勝永,吳晗.山東地區(qū)銀杏栽培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9,47(3):114-115.
[5] 梁桃紅.行道樹銀杏栽培及管理技術要點[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7(7):62-63.
[6] 王勝永,吳晗.山東地區(qū)銀杏栽培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9,47(3):114-115.
[7] 鄭銳.銀杏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4,40(1):75-77.
[8] 曾云英.江蘇地區(qū)銀杏栽培管理技術[J].北方園藝,2012(21):66-68.
[9] 鄭自君,楊波,王明臣.試論銀杏樹的栽培技術與管理措施[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9,51(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