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自交系雜交產(chǎn)生雙親群體是作物遺傳作圖的標準設計。雙親群體結構簡單、QTL定位容易、染色體連鎖不平衡衰退率低,但是雙親群體遺傳圖譜精度不高、可捕獲的QTL數(shù)量很少。近十年發(fā)展起來的多親本群體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與雙親群體相比,多親本群體作圖能力、分辨率和遺傳多樣性高,種群結構小。許多作物品種已建立了多親本群體。
最近,英國UCL遺傳所的研究組詳細闡述了作物多親群體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前景。研究人員首先調(diào)查了作物多親本群體的多樣性發(fā)展情況,解釋了不同類型多親本群體對作物QTL定位能力和分辨率的差異,并介紹了一個QTL快速定位的方法。接著,作者回顧了基因組技術在多親本群體中的應用情況,認為該技術特別適合在大群體中收集豐富的基因組信息,同時提出了一些收集多親本群體基因型資源的建議。最后,研究組討論了多親本群體在作物育種中的一些成功應用,包括QTL的鑒定、基因組預測以及多親本群體株系作為種質(zhì)資源直接用于品種等。
總之,這些新的進展顯示了多親本群體對作物改良的潛力。多親本群體整合了廣泛的基因型、表型和種質(zhì)資源,已從QTL鑒定工具發(fā)展成為支撐育種計劃和提供種質(zhì)資源的大平臺,育種家們能在這個平臺上研究復雜性狀的遺傳結構和性狀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制更多高產(chǎn)、抗病和耐非生物脅迫的優(yōu)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