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近日,閱讀譚建平編著的《鄭剛中嶺南封州古詩文選注》后,我才知道封開縣歷史上曾有過一位南宋初期的重臣及著名詩人鄭剛中。
在《鄭剛中嶺南封州古詩文選注》的序言中,作者介紹了鄭剛中的跌宕人生:“鄭剛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號北山、觀如居士,婺州金華人?!B興二年(1132年)以第三名進(jìn)士‘探花及第。初授左文林郎,溫州軍事判官……;鄭剛中的才能得到秦檜的賞識和提拔。然而,在針對金人南侵,是戰(zhàn)是和的問題上,鄭剛中力主抗金,沒有因為秦檜對他的重用而遷就,使秦檜心懷不滿。之后,……至紹興十九年(1149年)七月將其流放至廣東封州(今封開縣)……紹興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鄭剛中因病卒于封州。……秦檜死后,鄭剛中得以昭雪,恢復(fù)其資政殿學(xué)土的官銜,追謚‘忠愍,……鄭剛中的事跡才為世人所最仰,他的民族氣節(jié)和剛正不阿的氣概、品格亦為后人所敬佩?!?/p>
鄭剛中平生,著作甚豐,曾著有《北山集》《周易窺余》《經(jīng)史專音》《論語解》《孟子解》等,還有詩存650首,其中在封州流放的六年就達(dá)250多首。“為了不使鄭剛中的嶺南作品湮滅于世,為了還原鄭剛中生命最后六年的封州生活,為了能夠讓人們透過他的作品,進(jìn)步加深古代嶺南文化的了解”,出生于封開,對封開的歷史文化有著天然好感的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譚建平,憑借在中國建設(shè)銀行深圳市分行工作的業(yè)余時間,滿腔熱情地研讀鄭剛中的著作。在譚建平的《北山文集》(中華書局出版社1958年版)中,他對鄭剛中寫于封州的250多首詩及其部分文章進(jìn)行考證,并把這些作品摘錄下來加以注釋,經(jīng)過整理結(jié)集成書,由北京市團(tuán)結(jié)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經(jīng)銷。出版此書的目的是引導(dǎo)讀者在欣賞作品時,加深對鄭剛中的了解,加深對古代嶺南以及封開歷史概貌的了解。
我在封開縣工作、生活了三十五年多,從一名游擊戰(zhàn)士成長為縣委書記,但不了解封開縣歷史上的鄭剛中,深感慚愧。封開縣成立縣志編委會時,我是首任編委會主任,但在《封開縣志》上卻沒有刊載鄭剛中的生平事跡;在905頁的“人物傳”和933頁的“人物表”中沒有他的名字;在953頁的“詩選”中沒有一首鄭剛中的詩詞,宋朝入選的只有沈清臣、莫宗舜、田開、郭祥正、元鋒、陳與義、方維等人共11首;只在“大事記”中有如下記載:“紹興十九年(1149)殿中侍御史鄭剛中(婺州金華人,進(jìn)士),因反對秦檜與金議和而被貶,由復(fù)州移封州安置,后卒于此地。”當(dāng)我再次查閱《封開縣志》之后,我這個首任縣志編委會主任深感失職。為此,我在慚愧之余的今天,已向封開縣建議宣傳鄭剛中,恢復(fù)鄭剛中在歷史上被秦檜流放到封州長達(dá)6年的真面目。與此同時,希望讓廣大讀者了解鄭剛中的生平事跡及其歷史地位,關(guān)注和研讀他在嶺南文化歷史寶庫中的著作。
最后,我摘錄鄭剛中專題為封州而寫的一首詩結(jié)束我這篇讀后感:
封 州
莫道封州是小州,
封州雖小客何愁。
荔枝受暑色方好,
茉莉背風(fēng)香更幽。
得醉便眠尋夢蝶①,
俗行還立看沙鷗②。
向非③造物曾留意,
誰把余生為我謀。
注釋:①夢蝶:追求夢幻的感覺;②沙鷗:象征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③ 向非:假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