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相信很多同學都在期待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收,誰不開心?可我偏偏是眾多花兒中的一朵“奇葩”——不怎么喜歡過年。為什么呢?有人提出質(zhì)疑,別著急打斷我,請讓我娓娓道來。
心酸一:煩
過年嘛,難免要放幾個鞭炮,喜慶喜慶,這我能理解。但我本人是比較怕鞭炮的,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每次聽鞭炮聲都有一種自己耳膜要震破的錯覺。一次,我正喝水呢,突然一陣“噼里啪啦”聲響起,我連忙去捂耳朵,結(jié)果,水灑了一地,我也不敢去撿杯子,只能等鞭炮聲停止后再去撿。但就在我要觸碰到杯子的一剎那,又一陣鞭炮聲從另一邊響起,嚇得我又連忙捂住耳朵,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倒在地。那樣子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我脆弱的小心臟也有些受不了。一來二去,我就有些煩了,希望這個年趕緊過去。
心酸二:養(yǎng)膘
過年時,親朋好友之間都要互相走動,肯定會有一桌香噴噴的飯菜等著大家,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全都拿出來吃,一頓剛吃完又去下一家吃,不長肉才怪。作為一名資深“吃貨”,對于“養(yǎng)膘”我是又愛又恨,過完年重個十斤是難免的了。
心酸三:談“績”色變
過年時,在飯桌上親朋好友之間總要互相聊聊天,不可避免地要聊到我們“學生黨”的成績。如果考得好,那你就幸運了,你的爸媽臉上有光,在親朋好友羨慕的目光下大談特談你的成績,會說你這次考試“純屬僥幸”,考得好是因為“試題出得簡單”。如果你考得差,那你就“涼涼”了,你的父母會盡量不去和親朋好友交流,感覺自己臉上無光,回家你就要吃上一頓“竹筍炒肉”??傊?,我們幾乎就是談“績”色變。
心酸四:紅包變“紅紙”
經(jīng)歷以上的程序后,最后一道令人熱血沸騰的程序就是:收紅包!里面通常會裝著50到100不等的鈔票,能讓收紅包的我內(nèi)心非常滿足。晚上回家后,我把紅包放在自己的枕頭底下安心入眠,但第二天早上拿出紅包一看,紅包怎么就只剩個空殼,變成“紅紙”了?我怒氣沖沖地去找父母,可他們卻理直氣壯地說要拿去給我交學費。交就交吧,交完學費還能剩下不少呢!可他們卻連一百塊都不給我,給出的理由是:存到銀行可以生利息。就這樣被“忽悠”過幾次后,孩子們喜悅的心情變成了淡淡的失落。
過年的心酸還真是不少呢!真希望不要再這樣過年啦!
(指導老師:金瑛琦)
作文背后的故事:
這篇作文的靈感來源于我的生活。小時候上山祭祖,叔叔和爸爸就會點燃很多的煙花爆竹,小時候我是很怕煙花爆竹的聲音的,可以說,它是我童年的噩夢。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穿上過年新裝,打扮得美美的出去走訪七大姑八大姨。如果嘴甜,就能收到一個大大的紅包,雖然每次都會被媽媽收走,美其名曰:“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把錢給你,存到銀行有利息的。”年少的我信以為真,每天都高高興興地等紅包里的錢變多。長大以后,我才知道,親戚給我紅包的同時,媽媽又給了他們一大堆禮品,在我眼里,這就是變相的換錢行為。“把錢好好地存在那兒不好嗎,干嗎一定得換來換去?這真是人類的迷惑行為??!”(駱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