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后死碑”:見證抗日男兒血灑中條山

      2020-08-04 11:12郭松林
      黨員生活·中 2020年7期
      關鍵詞:營長集團軍石碑

      郭松林

      中條山位于山西南部、黃河北岸,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狹長,平均海拔1249米。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隨著山西各主要關隘相繼失守,中條山成為“系國家安危之要地”。日軍自1938年侵占山西后,為了固華北、抑洛陽、窺西安,曾13次圍攻中條山,均未得逞。中條山成為中國軍民抗擊日軍侵略的英雄象征。

      在中條山麓的山西省平陸縣洪池鄉(xiāng)西鄭村留存有一塊紀念碑,那是在1939年的六六戰(zhàn)役期間,由駐守中條山地區(qū)的楊虎城部、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九十六軍一七七師五三〇旅一〇五九團三營營長張玉亭和全營官兵,為同年1月23日在西鄭村及附近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的28位戰(zhàn)友樹立的“后死碑”,即隨后跟來慷慨赴死者,為先死戰(zhàn)友立的碑。

      見證抗日烽火的“后死碑”

      據當地老人回憶,1939年1月的那場戰(zhàn)斗結束后,官兵們從前沿陣地上運回了陣亡士兵的遺骸,匆匆安葬在村外的關帝廟外,淺淺地埋在地里,營長張玉亭給每個墓堆上都插上木牌、寫上名字。

      隨后,張營長又張羅著買來棺木,讓木匠做了棺材。他特意請了村里的石匠,找石頭為28名烈士刻制了石碑,記下了他們的姓名、官階和籍貫等。碑成后,張營長還給每名烈士棺材里準備了一塊磚,磚上刻寫姓名,放在入斂后的烈士頭頂上方。墓地里還栽下兩棵幼小的翠柏。墓冢在石碑后百米處。

      多年后因修建水庫,烈士遺骨淹沒于水下,唯有“后死碑”留存了下來。

      如今,這塊歷經滄桑的“后死碑”已成為見證抗日烽火的重要文物。它由一塊青石刻成,石材不是很好,呈四棱柱體,面向黃河,看似粗糙卻樸實無華。盡管石碑已歷經80余年,字跡漫漶,但人們隱約可看出石碑上部四周依逆時針方向依次鐫刻著“為國捐軀”四個大字。

      石碑左右鐫刻著抗日勇士的軍階、姓名、年齡及籍貫,共有28名。經山西省平陸縣政協派專人辨認,28名烈士中,有24名為陜西人,其他4人分別為河北、山東、甘肅和山西人。

      “中條山的鐵柱子”

      為死難先驅樹立“后死碑”,是一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的宣示!

      具有這種勇赴國難氣質的,就是在中條山地區(qū)堅持三年抗戰(zhàn)的楊虎城所部、被譽為“中條山的鐵柱子”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這支部隊的前身就是發(fā)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部第十七路軍第三十八軍和陜西警備旅。

      1938年7月,由3萬多名陜西子弟組成的第四集團軍裂袍為旗、兵出潼關,開進黃河北岸的中條山抗擊日軍。這支鐵血軍隊在中條山堅持抗戰(zhàn)近三年,先后粉碎了日軍的11次大“掃蕩”,使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進入陜西。而第四集團軍也有2.1萬人陣亡在中條山上、黃河岸邊,占出征總人數的70%,陜西子弟兵用他們的血肉身軀保衛(wèi)了家鄉(xiāng)。

      11次戰(zhàn)役中最為慘烈的是開始于1939年6月6日的六六戰(zhàn)役。此前,日軍已向中條山地區(qū)發(fā)動五次進攻。后死碑所載烈士犧牲的1月23日戰(zhàn)役是日軍的第四次進攻。

      日軍屢次進攻屢次失敗,他們煩心地稱:“中條山是我們的盲腸,那里的中國軍隊,就好像細菌似的,又多又厲害,使我們患著盲腸炎,時時有亡命的危險?!?/p>

      于是,日軍又一次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集中了3萬人的兵力向中條山的第四集團軍發(fā)起了第六次進攻。

      6月6日凌晨3時許,日軍的數十門山炮同時發(fā)起進攻,猛烈的炮火將月色朦朧的夜空撕扯得支離破碎,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中條山古老的山峰……日軍一改常規(guī),用他們最不習慣的夜戰(zhàn)發(fā)起了“掃蕩”攻勢,并且還兵分九路一齊殺向中條山西部平陸和東部垣曲。

      西部日軍進攻的重點是位于芮城與平陸交界的洪池鄉(xiāng),在洪池鄉(xiāng)設防的是第四集團軍第九十六軍一七七師。戰(zhàn)斗一打響,一批批士兵便倒在敵人的猛烈炮火下……戰(zhàn)斗間隙,一〇五九團三營營長張玉亭找來一塊石碑,由團部羅副官撰文,請當地石匠鑿刻,留下了這塊彌足珍貴的“后死碑”。

      石碑刻好后,張玉亭拿出陜西特產西鳳酒,敬過死去的戰(zhàn)友后,把酒瓶摔碎在石碑上,說了句“后死者,不是怕死者,怕死不上中條山”。他稱此碑為“后死碑”,即后死者為先死者所立之碑。祭奠結束,張玉亭把槍一揮,帶著士兵繼續(xù)投入了戰(zhàn)斗。

      六六戰(zhàn)役再次頑強地將日軍拒于黃河北岸,但中國軍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及失蹤官兵達8800余人。

      戰(zhàn)役結束后,全國各地報紙、電臺以《我軍在晉南又獲大捷》 為題進行了報道,而西安的新聞媒體則代表關中百姓發(fā)出真誠的感嘆:“西北整個得以安定,皆賴我第四集團軍英勇將士在黃河北岸艱苦支撐所賜……”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衛(wèi)立煌親臨平陸慰問第四集團軍官兵,盛贊他們?yōu)椤爸袟l山的鐵柱子”。

      “后死碑”引起世人關注

      2005年7月,《西安晚報》 以《尋訪“后死碑”》 為題報道此事。立“后死碑”的營長張玉亭,1905年12月出生,陜西省三原縣陂西鎮(zhèn)張二冊村人,早年投軍,在駐扎漢中的第十七路軍第三十八軍服役;抗戰(zhàn)時隨部隊東出潼關,挺進到晉西南中條山,率部阻止日軍長達3年之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張玉亭擔任咸陽市政協副主席、陜西省政協委員。1991年7月,抗戰(zhàn)老兵張玉亭去世,享年86歲。

      2010年清明節(jié),在西北大學教師張恒的奔走呼吁下,秦晉兩省共同出資修建的六六戰(zhàn)役紀念碑落成。幾經周折,“后死碑”上的殉難者大部分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80余年過去了,曾經硝煙彌漫、廝殺震天的戰(zhàn)場如今已是果樹飄香的沃野,只有中條山下的“后死碑”仍默默地屹立著。我們無法想象當年戰(zhàn)斗在這里的一群中國抗日將士那視死如歸的表情,唯有無盡的震撼和感動在心中翻涌……

      摘自《黨史文匯》

      猜你喜歡
      營長集團軍石碑
      消失的亞特人之黃金山谷
      暈碾
      結 婚
      “八路軍”為何改稱第十八集團軍?
      雷公奇遇記之石碑說話
      “暗算”也是一種智慧
      古詩里的疊詞
      烈馬
      兰考县| 雅安市| 久治县| 武宁县| 泸水县| 隆尧县| 南涧| 黄冈市| 德格县| 锦屏县| 凤庆县| 明星| 长阳| 米易县| 巫溪县| 宁武县| 洛阳市| 吉水县| 永福县| 南岸区| 兴安县| 迁安市| 凉城县| 商丘市| 常熟市| 珠海市| 左云县| 阳高县| 萝北县| 财经| 赫章县| 枞阳县| 金秀| 浙江省| 霍州市| 马龙县| 克拉玛依市| 天台县| 达州市| 福州市|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