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這首《贊像——Beethoven底肖像》(以下簡稱《贊像》)初刊于1920年4月26日上?!稌r事新報·學(xué)燈》,為組詩《電火光中》之一章,詩末原注同年4月17日作,收入1921年8月泰東圖書局初版《女神》。這組詩有三章,首章《懷古——Baikal湖畔之蘇子卿》,次章《觀畫——Millet的〈牧羊少女〉》,最后一章才是《贊像》。三章都以“電燈已著了光”開篇,分別描繪在貝加爾湖畔放牧的漢使蘇武、法國畫家米勒和德國音樂家貝多芬。作者聯(lián)想翩翩,在一個安靜的“電燈已著了光”的夜晚,先后想到了這三位。且看貝多芬這章:
電燈已著了光,
我的心兒也已這么光燦著!
我望著那彌雷底畫圖,
我又在Cosmos Pictures中尋檢著!
圣母,耶穌底頭,抱破瓶的少女……
在我面前翩舞。
啊,悲多汶!悲多汶!
我怎么卻把你來尋著!
你亂發(fā)蓬蓬,力泉流著!
你白領(lǐng)高張,雪濤涌著!
你額如獅,眼如虎!
你好象是“大宇宙意志”底具體表著!
你右手持著鉛筆,左手持著音譜,
你筆尖頭上正在傾灑“音之雨”。
悲多汶呀!你可在聽些甚么?
我好象是在聽著你的symphony了。
郭沫若此詩寫于他在福岡九州帝國大學(xué)醫(yī)科大學(xué)求學(xué)期間。詩中詠贊的貝多芬肖像,可能即后來傅雷所譯《貝多芬傳》(羅曼·羅蘭著)中刊出的有名的那幅(見圖)。他贊頌貝多芬是“大宇宙意志底具體表著”,這種他所認(rèn)定的貝多芬精神,正與他自己當(dāng)時“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對“力的音樂,力的詩歌”的追求相切合。
(摘自《文匯報》 陳子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