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很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
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到訪中國,沿著杜甫生前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回溯詩人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zhàn)亂流離的一生。
“偉大的藝術一定是關于人性的,而關于人性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北本煼洞髮W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評價這部片子“立意高遠、制作精良”,“拍的是杜甫,說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價值”。
他認為,《杜甫》寫的是“一個志向高遠、才華出眾的年輕人離家遠行闖世界,卻一再遭受打擊:考試不順,找工作不順,掙不到錢,但他寫出了最美、最有同情心和最有人性穿透力的詩句。這幾乎是許多天才的相同命運,如梵高、巴爾扎克、米開朗基羅……讓今天的年輕人很有共鳴,不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張同道介紹,BBC制作過不少關于藝術家的片子,但很少制作關于中國藝術家,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家的片子,因為西方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接受程度還很低。他認為,BBC推出這部《杜甫》,“是中華文明的光榮,也證明BBC這樣的西方媒體平臺在主動與東方文明對話?!?/p>
該片邀請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學博士劉陶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安等學者,對杜甫及其詩歌進行了多重視角的專業(yè)解讀。
該片的更大亮點,是今年81歲的英國國寶級演員、《指環(huán)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用深沉優(yōu)雅的莎士比亞戲劇腔,朗讀了《壯游》等15首杜詩的英譯。
“《杜甫》讓我們再一次見證了中華詩詞的恒遠魅力和時代價值?!薄吨腥A詩詞》雜志主編、《中國文化報》理論部主任高昌說。但他也指出,因為中英文的差異,杜詩精美的語言在翻譯過程中很難得到原汁原味的保留,“片中的英文翻譯可以傳達詩意,卻無法傳遞漢語格律詩詞平仄和駢對的特有魅力。這也算是一種美麗的遺憾吧?!?/p>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